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生意  (第1/3页)
    虞啸卿愕然抬头,阴沉着脸看向眼前的柳玉娥:“人口买卖,我虞啸卿岂会做这等缺阴德的事儿。”    柳玉娥敲了敲桌子:“虞师座,看仔细了。    我们校长要求的,是灾民,是难民,但凡你们有一个是拉来的壮丁,或者是抓来的老弱妇孺。    并不是灾民或者难民,我方有权终止交易。    你们虞家,在军政两届也算是盘根错节,消息来源之广,相信不会没有听说中原大地饿死人的消息。    人吃人都不算什么新鲜事!    我们要求的就是这种难民,如果你们想做交易,马上想方设法运粮食过去,接近那些难民,让他们先不用死,不用易子而食,不用去啃木头,不用去吃观音土。    不用你们给他们吃多饱,只需要你们让他们活着,这个成本并不高。    然后将他们送上汽车或者火车运过来,送到我们手上,只要还能保证他们健康的活着。    我们就付给你们军械,相信都是中华儿女,难道非得眼睁睁看着中华大地饿殍遍野而无动于衷?    对于这么悲惨的事无动于衷,我们校长做不到,我们这些当学生的也做不到,就是不知道虞师座,能不能做到?”    虞啸卿当然看到了那句话,他的内心在犹豫当中。    中原大地的饥荒,华中,华北大旱,人都要靠吃树叶,吃草根,吃土,甚至有的地方吃人……    他虽然远在西南边陲,但是虞家,就像眼前的这个女营长口中所说,虞家势力在军政两界盘根错节,触角也是非常之广了,消息当然能了解到。    眼前这位柳营长的话,很在理,都是中华儿女,怎么忍心?    他绝对不是看在那些美式装备的份上,绝对不是。    更不是因为他这个师,只有六千余人,但是还做不到人手一枪,子弹也不富裕,在原剧情里,龙文章那个川军团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最主要是虞啸卿这个师,需要够三个团才能算一个师。    在那个原剧情里后期时,虞啸卿曾经跟龙文章说过,让他去主力团当团长,因为爱惜他的军事才能,不想他泡在炮灰团这个烂泥潭里。    劝龙文章的时候,曾经说,他这个师刚开始时,步枪不到两千条,机枪不到100挺,冲锋枪,火炮重机枪都没有。    但是现在都有了,是他慢慢攒起来的。    现在原剧情已经被改动。    此时的虞啸卿,他的师,已经有了四个步兵团,还有一个炮团,五六千人左右。    但是人数是够了,枪支弹药在已经被切断了滇缅公路的情况下,严重不足。    就算驼峰航线运过来的枪支弹药,也首先补给给那些正面战场的抗战军队。    所以他这五六千人的师,人是上了一定规模,但是武器并没有。    能有两千条枪,步枪就很不错了。    至于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山炮,榴弹炮,这些通通没有。    但是,面前这张清单里有,加兰德步枪,而且还是半自动步枪,不用打一发拉一下枪栓的,可以压下去八发子弹,连续扣扳机就能连续击发,跟手枪一样,如果这种步枪到了自己手里,这个火力一下就上来了。    还有勃朗宁机枪,60迫击炮,山炮……    每一样,他都很眼馋。    但是他知道自己吃不下,因为上面注明了,这些灾民去了,要核实身份,防止他们抓良冒充,抓壮丁冒充。    这就必须要从各地开始收集逃难的人群,甚至要深入到闹灾的中原大地去找那些快要饿死的灾民和难民。    不说中原大地的那些难民,光是现在已经逃难到桂黔川的人,他虞啸卿都没有资格去搜寻,接济过来。    不说别的,就说已经入滇的,那也不全是他虞家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需要跟人合作。    这个席面太大,他一个人吃不下,只能是在思考,眼前这张纸上面给的价码,自己跟人合作之后还能挣多少?    至于说,为了这60个团的武器装备,就想去攻打滇边州,这个想法他从来没有过。    他也不敢有。    因为只要那位陈院长的想法被老头子知道,他估计老头子甚至可以为那60个团的武器装备搬空整个受灾的中原。    既可以把受灾的灾民给扔给陈院长处理,又可以得到60个团的武器装备,何乐而不为?    他也想过,要不要把这个交易报上去,但如果报上去了,那么他的虞师,就什么也捞不着了。    如果仅仅是与底下的人,前往中原之地所有的势力接洽,那他还可以分一杯羹。    60个团的武器装备,不说多的,他要是能拿下1/6的武器装备,就能成一个军。    一个军呐!    虞家现在也不过只有一个军而已,他的老父亲,手底下的人也不充裕啊!    “这封信留下,我先考虑考虑。”    听到虞啸卿的话,柳玉娥也很干脆,站起来敬了个礼:“行,那干脆这样吧!给你个频道和密码本。    你和我联系就行,我现在要接人回滇边州,没空等消息。    到时候成不成你说句话,我们再找别人。”    就是这么干脆,确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