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_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觉得荒唐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觉得荒唐吗? (第2/2页)

山传承。

    值得吗?

    刚想开口的时候,朱琏摆了摆手。

    “柔嘉的婚事,从长计议,如能在柔嘉登基前救出官家,则由官家择婿,若救不出,也应由女帝自己择婿!”

    李敬什么都好,就是太花心了。

    朱琏也不知道赵柔嘉看着他细致入微的照顾小妾,会不会吃醋。

    或者说人小鬼大的赵柔嘉亲近李敬,是不是帮自己拉拢李敬。

    朱琏吃不准,连忙否定了这个议题。

    不死心的朱慎妃再次开口。

    “大宋若是定下了女帝的婚事,也能让金人死了利用官家拿捏我大宋的心思,实则为营救官家又添一助力,娘娘切勿怪臣妾多言!”

    李纲叹了一口气。

    在坐谁都知道,立赵柔嘉为帝,是赵桓的权宜之计。

    金人也知道赵桓希望回大宋做皇帝。

    朱慎妃此举,无非是把迷惑金狗的计策摆到台面上。

    以后方便别人以此建议赵瑾称帝。

    换了一个皇子称帝,或者让赵柔嘉接替帝位的这些事情暴露出来,就有利于营救赵桓吗?

    不一定。

    赵佶的回归证明完颜宗翰不见棺材不掉泪。

    归根结底,还是要打,打的金人受不了。

    再说了,这次朝会上的将领,那个不渴望封狼居胥,那个不渴望杀敌立功,别说西夏,西辽,就是金人现在占据的花剌子模,也是他们未来追逐杀敌的战场,恨不得把天下疆域都纳入大宋版图。

    你跟这些立志青史留名的丘八们说这种阴谋。

    他们能听得进才怪了。

    也不管朱慎妃有没有听懂,跟她摇了摇头,起身附和朱琏。

    “娘娘说的正确,女帝婚事,当迎回我大宋靖康皇帝,由官家定夺!”

    关胜,种彦鸿听见朱慎妃的提议,都没多想。

    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准备等李敬回来调侃这小子。

    宗泽倒是觉得,如果李敬被赵柔嘉娶了,当然乐见其成。

    大宋未来数十年必然国运昌盛。

    且不说超越汉唐,绝对可以让百姓生活富庶。

    只是李敬这小子侍妾成群,也不知道公主长大以后会不会嫌弃这小子。

    倒是会议室一边站着的赵金儿脸色很难看。

    除了李敬,她都不知道自己该嫁给谁。

    总不能跟侄女抢驸马?

    心思有些乱的赵金儿都没注意到宗泽和朱琏等人商议的士卒过年特别拨发的军饷数额。

    然而这个数字,却让赵构和赵佶大吃一惊。

    普通士卒66银元,折合铜钱六百六十贯。

    过一个新年的赏功钱,相当于宋朝一个普通家庭的全年开支了。

    这还是戍边的将士,几大精锐和禁军还在戍边将士基础上多了百分之五十。

    长此以往,大宋的士兵胃口岂不是要被养刁了。

    未来的赋税怎么能支撑大宋养兵?

    “皇嫂,此风不可涨,大宋国库一年收入几何?全部用于养兵也不够啊?现而今李敬抢了这么多国都,确实发了一笔横财,然而这些获利不能长久,士卒们养刁了胃口,日后得不到这么多钱,入奢易入简难,大宋势必烽烟四起?”

    这多好的金子,银子,做成精美的金元,银元,发给那些个丘八。

    跟扔到水里有什么区别。

    拿铜钱发他们不好吗?

    再说,你们就不怕将领吃空饷?

    赵佶听着宗泽计算各部的人头。

    心里那个懊恼。

    朱琏其心可诛,你都不是我赵家人,代替桓儿监国,有什么资格把头像铸造在钱上。

    赵柔嘉一介女流,就算她姓赵,终归还没登基亲政。

    自己坐了这么多年皇帝,也没有能把头像铸造上去。

    你们这是僭越。

    坐在朱胜非旁边的乔怜玉,时不时抬头,看见赵佶那个财迷样就想笑。

    笔墨纸砚,花岗石,瓷器,古玩,茶叶,茶具他舍得花钱。

    可要把钱用在士兵和百姓身上,仿佛从他怀里剜rou。

    痛彻心扉却又得当着武将们赞同的表情,生动的很。

    “康王所言差已,李副使之所以远征西洋,就是打开西洋商路,此路一开,关税养我大宋十万军毫无问题!”

    “皇嫂,既然朝廷有钱,还有皇家银行在挣钱,我赵氏皇族在靖康之难中备受屈辱,是否也应该拨发部分赏钱过年?”

    “皇家用度,本宫自有打算,莫非康王没有得到朝廷奉养?”

    赵构连忙摇头,临海居不管是女官还是公主,郡主,都有奉养的银钱。

    连他到登州后,也登记在内,扣除部分伙食费用每月按时发放。

    可眼下大宋好些人都有了钱,一些类似用工繁杂的官制用品,奢侈品,价值飞涨。

    手上又没有权柄,更没有官员的巴结,还要给自己刚赶到登州老侍卫发钱,钱不够用啊。

    连赏赐下人和为女儿置办也不敢随意出手。

    不过他知道,大部分皇族女卷,包括会宁府营救回来了,除了皇家银行的钱,每月补贴,差不多都能额外找到另外一份收入。

    缺钱的唯有他而已,没好气的望了朱琏一眼。

    “皇嫂,既然银行以皇家为名,盈利是不是也应该分润给太上皇和皇族?”

    “皇家银行铸币机械乃是李敬赠送本宫的,既然康王有意代表赵氏皇族不认可,那就改个名字,李卿家认为叫什么比较稳妥?”

    昔日为了河东营救的女官,皇族,自己焦头烂额到了极点。

    分润将士们征战沙场的收入就已经很不要脸了。

    好不容易李敬给了她这个铸造钱币的设备,这揽子聚宝盆一样的财路。

    一句皇家银行是赵氏皇族共有的,就轻飘飘的拿去,人长的不美,想的还很美,你还要不要把赵柔嘉的皇位都抢去?

    “臣赞同皇家银行更名,若不然,就叫皇后银行?”

    别看宗泽嘴上答应金人和赵佶不计较康王过往,可不等于看着他搅动风雨。

    连忙附和。

    李纲刚要开口,朱胜非站起来。

    “皇后银行太直白,再说皇后也是大宋位份,不能代表娘娘卓绝功勋,不若称为莲花银行,或者以女帝为名,称柔嘉银行!”

    又是这个叛臣,赵构恶狠狠的指着朱胜非,气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关胜开口,种彦鸿立马跟着一起喊附议。

    留着康王在朝中被怼,两人顿时感觉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一方面彰显皇后大度,另外一方面,也能给枯燥的朝议找点乐子。

    但是赵构就觉得不好玩了。

    这些个武夫太可恶。

    忽然发现韩世忠没有开口怼他,朝会一结束,就迫不及待的出门找武将堆里的韩世忠叙交情。

    “良臣,本王对不住你,让红玉到临安,也是不得已而为!”

    苗刘之变,韩世忠最先杀到临安。

    自认为欠赵构的人情都还完了。

    毕竟是旧主,当着这么多人,不好扯这些。

    连忙开口。

    “康王知晓,韩某数千一起征战多年的弟兄死于应天府之役,金人之手,不能手刃仇人,卑将实在不甘,恐九泉之下也无颜面面见昔日手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