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_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敬可有态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敬可有态度 (第1/2页)

    大宋传统意义上那种靠着一身蛮力,脑子里都是肌rou的武将很少。

    大部分能文能武。

    所以赵桓接触到的武将,也跟文臣的感觉差不多。

    可是李敬很另类。

    根本没有其他大臣见到他那副谨小慎微,又不像李纲,开口就是国事天下。

    可是赵桓觉得这个人很有趣。

    胆子也很大。

    一见面就让人不由自主的跟他亲近。

    哪怕他作为太上皇帝,也是如此。

    原本赵桓计划用两个多时辰,单独见完这几个武将。

    结果跟李敬聊起来,把关胜,种彦鸿,岳飞,折可求等人扔在外面候了一个晚上。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亲自送李敬出来,还不好意思的给他们说,明天轮流请他们上马车。

    “太上,第一次单独见你这个一见如故的心腹,感觉如何?”

    心腹,还一见如故。

    赵桓听见朱琏这么称呼李敬,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李敬是个让人愉快的家伙。

    朱琏也是看他跟李敬谈的兴致勃勃,久久没有出来。

    才这么问赵桓。

    “琏儿怎么看李敬?”

    “此人重情重谊,却不重皇权,心有天下,却不野心勃勃,胸怀韬略,却不显山露水!”

    朱琏的评价,一下子点醒了赵桓,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有这个感觉。

    这家伙确实对皇权缺乏敬畏。

    一般缺乏敬畏的都是反贼,明明有能力做枭雄,他却没有,反而敢跟自己和皇后攀交情。

    在大宋危急存亡的时刻,延续甚至昌隆了大宋国运。

    这让赵桓觉得很不可思议。

    也有些理解陈过庭,张叔夜,曹辅等人出言维护李敬了。

    “琏儿,对于朕是否还朝,李敬可有态度?”

    跟李敬东拉西扯两个多小时,赵桓愣是对还朝这件事说不出口。

    不过他倒是没有憋屈的感觉。

    “他一直对你我没表态,也没听说他跟人说起过,可是在前阵各路代表齐聚汴梁开朝会订立未来几年执政目标时候,他曾说过,皇权那个东西,若是权利过大,容易引发各方觊觎,若是皇族把权利缩小到一定的范围,朝堂的政务权利设计好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调动,监督官员依法和依照规划行政,订立好律法,率先奉公守法,赵氏皇族才能更长的延续........“

    这不是赵桓第一次听到延长国祚的说法。

    只不过朱琏说的缩小权利范围,让他很心慌。

    “上皇,妾身昔日带着柔嘉,二龙山脱离虎口,到了山东,骤然听说官家和上皇一起北狩,天都塌了,李敬和关胜,种彦鸿要妾身为官家监国,妾身哪里会什么监国啊!”

    “整夜整夜无法入眠,生怕丢了大宋江山,对不起官家托付,谁知道怕什么来什么!”

    别看赵桓北狩,他对这段时期大宋的事情还是很上心。

    知道赵构这时候称帝了。

    “尽管李易安,陈卓,黄灿跟关胜他们一直帮臣妾打气,可是想起大宋众多文武百官,偌大的朝堂都搞不定的江山,臣妾身边才几个人,心如死灰!”

    “哪怕李敬在河东救回来了张叔夜,刘韐,李邈,陈过庭,妾身还是害怕,包括从金人手里救出来的郑太后,王太妃,乔太妃都害怕!生怕一夜之间,身边有人做了不臣之乱,大宋烽烟四起。”

    一路上宿营的时候。

    朱琏都在絮叨这两年的事情。

    赵桓也能听出来她的意思。

    不希望大宋朝局有太大变化,最好能延续现有的格局。

    刚回玉门关,没跟李敬聊过的赵桓一直以为朱琏是身不由己,怕自己执政,引发了朝局动荡。

    现在他有些明白了。

    李敬比较重情义,朱琏也很珍惜跟武勋们这份感情。

    不甘心啊。

    自己这么年轻,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北狩吃了那么多苦,卧薪尝胆,好不容易能回来大展宏图。

    如此盛世,兵强马壮,群臣奋发,吏治清明。

    一个太上皇就把自己高高挂起?

    赵桓没有把自己的不甘心在朱琏面前表露出来。

    在长安城呆了一夜,离开时候又转了转。

    从京兆府出发一路上,他没有避开朱琏,让武将和文臣们一一到马车上叙旧。

    一路直到汴梁。

    拉开马车篷布,远远的看着汴梁巍峨的城墙跟自己当太子,做皇帝时候没什么两样。

    赵桓有些愣神。

    他至今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鬼使神差的陷落了汴梁。

    那时候人年轻,是真的傻啊。

    明明金人已经打到汴梁城下一次,自己还忙着跟太上争权夺利。

    以为金人拿点钱就会退兵,也不管人家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想当初,明知道争不过父皇,而金人又来势凶星,要是听宗泽或者种师道的劝戒,退一步,带着嫔妃去山东或者扬州避祸。

    然后启用宗泽,李敬,关胜等精锐武将。

    那会有几年莫名其妙的北狩之灾,现在回想起来,这场罪是白受了。

    前面禁军开路,驱车入汴梁。

    赵桓也没有拉起车棚。

    在他看来,汴梁变化挺大的,人口少了一些,好像道路更加宽敞了,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街道变得整洁了,小巷口还能看见跟长安城一样的消防水龙头和公共厕所。

    街上虽然也跟之前一样,可是赵桓明显感觉这些人比靖康之难以前穿的好了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宋人跟有精神了。

    到了皇宫,宫门还是跟以前一样的,被金狗烧毁的几处宫殿也依照原来的外观修复了。

    只是赵佶高高的站在宫城上,赵桓车都到了宫门口才看见他跟禁卫站在一起。

    吓了赵桓一大跳。

    毕竟是自己父亲,皇帝是宋人表率,孝道的规矩当众不能坏了。

    连忙呼叫禁卫停车,牵着朱琏就上了皇宫内城的城墙。

    “见过父皇,听说父皇在临安做山长,生活如意否?”

    真的很意外,赵桓听说关胜和完颜宗望签订了释放赵桓,交换完颜吴乞买的和约,他简直难以置信。

    完颜宗翰这么蛮横的人,对赵桓成见那么深。

    居然会放人?

    直到朱琏启程去接人,他都没有从临安出发。

    倒不是学校有很多琐事。

    主要是不太相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