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节 领马 (第1/2页)
“孙尚,你带着亲卫营,去打扫一下营库和马厩。” “诺。” “赵破奴。” “末将在。” “你带着剩下的人,和我去承华厩取马匹。” “诺。” 至于路博德,他还在当他的卫尉呢,他这个羽林军别部司马,就相当于挂了个名头。 他日后估计在霍嬗当上大司马之前,没有跟随霍嬗出征的机会,没得办法,谁让他太优秀了。 而且,南方的功劳让他拿了,西域铁定去不了,他只能等匈奴。 而西域是霍嬗的机会,一举成名的机会,自然也不会让别人去抢夺自己的功勋,只能以他为主。 霍嬗准备营地练完兵后,去匈奴转一圈,一个是为了羽林军,一个就是为了打出点小成绩,好cao作。 但其实就算是没成绩,这西域之战对霍嬗来说也不会有问题。 因为霍嬗清楚刘彻的心思,他是想把西域给霍嬗练手用。 没错,就是练手。 刘彻是看不起西域的,打过了匈奴这个大帝国,看不起诸国林立的西域也正常。 更别提,这几年灭了南边,灭了东边,让他的自信心有些膨胀。 前世他就犯了这么个错误。 觉得西域没啥,所以用来给李广利刷功劳,想要培养出第二个卫青。 所以让他带领一万骑兵,几千马夫,将近两万人出征大宛。 但没想到进入西域以后,诸国紧闭门户,意外连连,连大宛都没走到,就只剩下了两三千人。 逼不得已退了回来,李广利怂了,不想打了,想要退回来大汉。 他怂也正常,以为自己是下一个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带着上万大军,比卫青还要厉害。 但还没走到地方呢,大汉儿郎就在他眼前一个个死在眼前。 这种时候说闲话的、记恨的、埋怨的人肯定会出现。 雄心壮志直接崩塌,加上害怕,想要退回来也正常。 说到底,李广利就是一个普通将领,不光和卫青这些比不了,就连和路博德比,他都不如。 他最适合的就是带兵驻守一地,说到底,没那个本事带领大军。 但你想退回来,刘彻表示不可能,你敢进玉门关,我就斩你,李广利只好带领剩下的人屯驻在敦煌。 刘彻直到此时才发现,他轻敌了,事态也已经变了,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征大宛,而是关乎于大汉国运的一件事。 所以刘彻发狠,直接派去了众多的人才,就连王恢都派去当向导。 直接派了六万大军,牛十万头,马三万匹,剩下的骆驼和羊无数,光校尉就有五十多个,都是久经善战的人才。 粮食,兵器,弓箭全都无限量供应。 又派了十八万人在敦煌等地屯守,两万多的工匠跟随行军。 刘彻就连计划都给他定好了,去了以后直接让工匠挖断贰师城外的河流水源,困死他们。 然后第二次大宛之战开始。 李广利也是严格遵守计划,沿途的小国一看这么多大军,不得了啊。 再加上大汉外交人员给力,他们也怕算后账,所以纷纷迎接,供应粮草,等到了大宛之时,光西域联合军漠兵就达到了三万。 然后围困了贰师城四十多日,大宛一看不对,服软了。 是服软不是投降,然后献上了几千马匹,签订了盟约,直接就撤退了,嗯,只是要来了一些马匹…… 这你要换成卫青、霍去病,就算是赵破奴,大军压境,不搬空了你大宛能罢休? 让其他小国看看惹怒大汉的后果,你敢炸刺,顺势就灭了你,你敢吗? 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是大汉的威势在西域达到了鼎盛。 打赢了就好呀,刘彻高兴了,觉得李广利还算是个可造之材,以前的不愉快通通忘却。 李广利也是有些膨胀,几十万人在手下听令,啧啧。 然后打匈奴,一波又一波连续葬送了几十万大汉儿郎。 不过从过程来看,他还是有些进步的,但进步非常小,简而言之,没那个天赋。 所以,从此事你就能看出,刘彻要想捧一个人,那是真的死命捧,当然,也有可能跟后期无人可用有关。 所以说,霍嬗打西域,那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都不用卫霍集团出手,只是刘彻一句话的事情。 就是年龄太小,要是西域之战霍嬗为主帅,元封七年太初元年这一年,霍嬗虚岁十六岁都不到。 霍去病上战场十八虚岁,带领八百人,两次功冠全军,十九岁升任骠骑将军,带领大军两次河西之战,灭匈奴十万人,所以这是问题吗? 这明显不是。 霍去病能年轻五岁上战场,霍嬗为何不能再年轻两岁? 老子英雄儿依旧是英雄嘛。 但到底是个小隐患,所以匈奴是肯定要去一趟的,等打出了成绩,年龄还是问题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