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节 冠军连弩 (第1/2页)
“田千秋。” 一个看起来二十三左右,仪表堂堂,身高八尺余,体貌甚丽的大汉站了出来,拱手行礼。 “在。” “去给我把赵充国、李陵他们四个叫来。” “诺。” 霍嬗吩咐完田千秋之后,直接进入了营库的兵器库。 进去后看到那一个个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大箱子,霍嬗随手打开靠近的一个长箱子。 里面是一柄柄带刀鞘的冠军刀,霍嬗捞起一把看了看。 全长七尺,刀身长5尺3寸,刀柄长1尺7寸,护手(刀盘)呈圆形或椭圆形,刀柄处还有一个圆形小环,用来防止脱手。 霍嬗手一推,刀鞘飞了出去,孙尚一把抓住。 霍嬗开始翻转看刀身,刀宽相较于后世的苗刀,加宽了近一半,刀身也加厚了许多,刀身上还有几道血槽。 加宽加厚了,重量自然就更重了,因为全钢制造,看着非常漂亮,但轻了一些,冲阵应该不成问题。 钢虽然比铁重,但同等标准的兵器甲胄,钢用材少,所以要轻。 就是看着有些不伦不类,除了长度、弧度,没了一点苗刀的影子。 他弄出这玩意来,就是为了不想带枪,而且遇到特殊地形,需要下马步战的时候,这刀就能够发挥大作用。 其他时刻有柳叶刀就够用了。 霍嬗接着出了门,去另一个仓库看了看盔甲、弓弩。 两套盔甲整体为红黑色,皮甲要害部分中间夹了铁片,防护力很是不错的,抵挡弓箭不成问题。 轻铁甲为全钢铸造,鱼鳞甲样式,相比于这时代的铁甲,重量减轻了不少,但是防护力大增。 少府工匠不够,还是喊了将作大匠那边才把霍嬗需要的三千轻甲给打造完成。 看完盔甲后,霍嬗又去看了看弓弩。 弓箭,自然用的也是新弓,名字自然也是冠军。 分为两种,平常战骑用的弓,弓力汉斤一石六左右,也就是平常说的宋八斗弓,弓力大概在100磅。 有效射程五十步左右,最大射程一百二十步,当然,这说的是将士们步射,像霍嬗、李陵这种人类高质量骑射手不算在内。 若是将士们骑在马上,射程直接砍半就对了。 这还是有高桥马鞍和马蹬的情况。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要知道,这个时代,马上的有效基本不超过十五步,正常就在三到七步左右。 超过敌方射程一倍,这是天大的优势。 第二种就是斥候用的弓,两石弓,弓力120市斤,130磅左右。 步射有效射程六十五步,最大射程过一百五十步。 骑射有效在三十步左右。 霍嬗刚看完弓,赵充国等人就来了。 “来,看看。” 霍嬗看完,捞起一把斥候弓直接扔给李陵。 要想检测一把弓,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弓箭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李陵行礼,然后看起了手里的新弓。 造型更好看,而且这种弧度,他敏锐的察觉到,更加省力。 李陵打量完以后,挪动双腿,站好姿势以后,伸出他那快要过膝的双臂,拉了拉这把弓。 李陵拉完之后整个人一愣,紧接着又拉了几下,众人明显看的出来,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可思议。 “感觉如何?” 李陵回过神来,拱手行礼: “回校尉,此弓弓力应在两石左右……” 李陵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上官桀就用他的大嗓门打断了他: “两石?” 上官桀怎么看这张弓都达不到两石,最多一石半左右。 “正是两石。” “来,给我试试。” 李陵递给他,上官桀拉了拉,一脸的不信: “这明显是一石七左右,哪来的两石?” 李陵没有回答他,只是对着上官桀拱了拱手。 “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旁边一直不说话的赵充国用他那浑厚的声音说了一句。 “那就去试吧,老赵,再拿一把弩,羽箭和弩箭都拿上两盒,咱们去试试。”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训练场,找了几个箭靶试了起来。 半刻钟过后,上官桀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张两石弓,若不是两石弓,射不了那么远。 “这是为何?” 李陵摊了摊手,表示我也不知道。 于是一众人把目光转向了霍嬗。 霍嬗走过去拿起这张弓,笑呵呵的说道: “弓力确实合其他弓两石,但是它更省力,基本能省一成半左右。” “也就是说,平常能连射二十箭,能射二十三四箭?” 霍嬗对着这个五军侯中最年轻,今年才二十一的苏贤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么个说法,但不是这么算的,一个将士两石弓能连射二十箭,用了这张弓,他能射三十箭,乃至于三十五箭,四十箭。” 一旁的李陵和赵破奴、孙尚几人连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