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谁也没资格提受害者说原谅! (第2/2页)
活,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最大程度的杜绝后来者。” 说到此处,他沉吟了一下,叮嘱道: “北港的妓馆就叫警示馆吧!以后凡勾结倭寇等外敌,祸害我中原百姓者,皆从甄家例!” 他就是要让人知道,做汉jianian的下场! 但愿这样做能给世人,还有后人一个警示吧。 至于警示是什么,那自然就是…… “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做娼!” 这样可怕的惩罚,让狗子心中一凛。 好在,他此时已经明白了冯一博的用意,自是连连点头。 冯一博见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又继续叮嘱道: “除此之外,在新城营建一家养生堂,专门收留被倭寇祸害,无家可归的孩童。” 这个养生堂,可不是做中药的。 而是类似于后世福利院的地方。 一般是由官方筹办,当地士绅捐资维持日常运转。 意在收容“老弱孤寡”。 如秦可卿,就是秦业从金陵养生堂领养的。 “北港妓馆挣的钱,都用来供这些孩子吃穿读书,不够的部分,由黑龙府来补。” 甄家不止一脉,北港又是流求最繁华之处。 想来,赚得钱足够养活成百上千的孩子。 狗子闻言松了口气,连忙奉上马屁,道: “大爷仁善!不仅为这些孩子报仇,让他们活命,还供他们读书,又给看甄家赎罪的机会,让她们……” 冯一博微微皱眉,摆了摆手。 止住狗子滔滔不绝的马屁,又道: “甄家的事你需要动动脑子,尽量别留下什么首尾。” 狗子连忙收起一脸谄媚,干练的回应道: “明白!此事我亲自带人过去,一定把事办好!”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狗子早就不是那个普通的长随了。 大多时候,他只需居中坐镇。 可甄家这事,冯一博千叮万嘱的。 他也怕那些“生面孔”没去过金陵,搞不好再把事办砸了。 到时候冯一博怪罪下来,愤怒无处发泄。 万一!哪怕只是万一! 再把他扔到妓馆卖几天……怎么办? “好,你去了我也放心些,但你别露面,等到了金陵也要先打探清楚,再见机行事。” 见狗子主动请缨,冯一博放心不少。 不过该叮嘱的,还是一句也不能少。 “甄家被抄,只剩祖宅和祭田,还有附近的庄园还在,所以住在城外的几率很大。” 抄家可不是只把金银带走,而是连宅子田地一起归公。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只有祖坟和祭祀产业,才不再抄没的名单之上。 即使甄家还有一些隐匿的财产,此时也不敢大张旗鼓。 正是因此,冯一博料定他们不在城里,这才敢让人过去,将甄家都掳到流求。 若真的在城内,就难免惊动官府。 而在城外,大不了就是山贼水匪。 即使被人撞见,等官差到了也无处寻觅。 狗子闻言点点头,举一反三的道: “若是她们还在城里,我就想办法把人诓出城,再让人动手就是!” 说到此处,他又想到刚刚自己心软,惹得这位大爷不快。 因此狗子就想要弥补一下,便又问道: “用不用把甄家祖坟刨了?” 这个提议,让冯一博有些哭笑不得。 官府抄家都不动人祖坟! 活着的人怎么处置都好说,也没人会提出异议。 对于死人,还是留些体面吧! 何况,挖人祖坟已经涉及这个宗族时代的伦理根基, 这个先例,冯一博可不敢随便开。 万一道德滑坡岂,那不是成了他的锅? 沉吟了片刻,冯一博就坚决摇头道: “不行,缺德的事咱不能干。” 狗子闻言,倒也没什么失望。 他只是急于将功补过。 或者说,更多的只是表态。 现在态度传递到了,这位大爷明白自己不会心软就好。 “甄家的事就这些,具体等你过去见机行事,最好能把汇聚祖地的甄家各脉,都给我一网打尽!” 能汇聚在那里的,肯定都是被抄家的。 冯一博当然不会手软。 想了想,他还补了一句: “哦对了,还有!给我定死了!警示馆那边,不允许任何人赎身,汉jianian就算死,也死在妓馆。” 狗子不敢怠慢,忙应了一声: “是!” 这边甄家的事交代完,狗子就准备汇报流求那边的工作。 可没想到,他刚将背后包袱解下,东西还没拿出来呢。 冯一博就又开始叮嘱下一件事了。 “除了甄家的事,之前安排的紧急撤退方案也要更新一下。” 无论东海郡王的身份暴露之事,还是忠顺亲王可能造反之事。 尤其是这两件事混在一起,真是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甚至连一个能倾诉的对象的都没有。 整个都中,除了忠顺亲王没人知道东海郡王的事。 无论是林如海,还是李守中,他都没法透露。 所以这些日子,冯一博就一直在想该如何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后路。 而他的后路,无非就是逃往海外。 “津门那边留守的船只上,以后至少要配备五百兵力,定期进行轮换。” 即使没有忠顺亲王的事,冯一博也早有应急方案。 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一下。 津门那边,一直有流求的船只停靠。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随时可以出海。 但现在,冯一博又要求配备五百兵力。 这不仅仅可以保证出海后的安全,还能在关键时刻登陆接应。 狗子一听,就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忽然加强逃跑路线的强度,这八成是遇到了。 他顿时有些担心的看着冯一博,为难道: “大爷,津门那边,过年期间有可能会冻,万一……” 津门地处北方,可不是什么不冻港。 遇到大冷的年头,很可能会结冰。 这个年代,又没有破冰船。 每到这个时候就只能封港一段时间。 这个时间,长则月余,短则三五天。 全看老天爷的心情。 若是平日还好,可若冯一博真有麻烦事。 想要紧急出海的却出不去。 那一耽搁就可能要了命! 见他一脸关切,冯一博心中微暖,笑着道: “我知道,过年期间应该问题不大,再说我也只是以防万一,你那本尽力做好准备就行。” 对于封港的事,他这么多天自然想到了。 所以,他还有另一手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