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从唐探二开始_第二百五十三章 符箓三宗新主线!伟大存在亲笔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符箓三宗新主线!伟大存在亲笔信! (第4/5页)

爱,亦非自轻自贱,而是世道沦亡,逼良为娼,不予活路啊。

    不过她们既能得唐先生救助,想来也是有些缘法的,此番脱离苦海,更得贵人庇护,总归能落个善终,在这乱世之中,已是难能可贵。

    说起来,只恨家国不幸。

    令多少良家女子,沦落为江湖浪女,从此人尽可夫,尝尽屈辱。”

    说到这里,饶是顾一白心坚如铁,也感到一阵悲怆无力,不胜唏嘘。

    试问他们共产党人为什么要革命?

    还不是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住没有田种,却仍旧要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撒尿、肆意凌辱、敲骨吸髓?

    革命革命,革的到底是谁的命?

    当然是革侵略者的命、革压迫者的命、革贫穷落后的命!

    只有把它们的命都革掉了,中国人民才能得到解放,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实现弯道超车!

    “我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

    江浩然坚定不移地说道:“所以这些可怜的女人只有交到贵党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我希望顾先生可以答应我的请求,收下她们。”

    “什,什么?”

    顾一白原本听了江浩然的话还感到一阵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将他引为知己,痛饮三杯,但怎料对方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彻底傻了眼。

    “哦,对了,顾先生。”

    江浩然紧接着又一拍脑袋,说道:“嗨,瞧我这记性,忘了告诉先生,除了那群风尘女子外,当初我在南京还同时救下了一批女学生,包括其他几名幸存者。

    她们都是南京浩劫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我认为我有必要将她们一并移交组织。

    日后,她们的特殊身份,将成为日军在华夏大地犯下累累罪行的历史铁证,具有无法抵赖的原始性、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和不可辩驳的客观性。

    我希望组织可以妥善安置她们。”

    “哦?”

    顾一白闻言脸色立刻变得肃穆起来:“想不到这件事背后竟然还别有隐情,还望道长与我细细分说。”

    顾一白因为身份特殊,故而入住唐公馆以来,唐天祥一直谨遵江浩然的吩咐,只是小范围对其宴请,所以顾一白虽然也知道公馆之中有赵玉墨这么一群人的存在,但关于她们的情况却多是从公馆下人口中道听途说,并不清楚个中细节,详细情况。

    现在陡然听江浩然道出内幕,哪里还不大吃一惊?如果这群人真的如江浩然所说,是他单枪匹马从南京城中救出来的,那么,他对于江浩然的实力还要重新再做评估。

    至于江浩然会不会是日本人派来的jianian细?顾一白目前尚不敢贸然排除这种可能,毕竟就连组织内部都有可能出现叛徒,又遑论这突然冒出来的江道长呢?

    万一是敌人派来的jianian细,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一出出煽情的戏码,妄图骗取组织的信任,从而一举打入组织内部,那后果只怕会不堪设想!

    一想到自己引狼入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顾一白简直不寒而栗!

    当然,目前这一切还只是自己单方面的妄加揣测,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佐证自己的这一判断。

    若是仅凭揣测就胡乱定性一位爱国人士的动机意图,那不但会严重打击我党的对外形象和公信力,同时也会寒了一大批爱国人士的心。

    这个后果同样是顾一白承受不起的!

    所以,没必要先急着下结论,先听听江浩然怎么说才是正理。

    “是这样的……”

    江浩然随即将他在南京城内的所作所为一一向顾一白娓娓道来,事无巨细,几乎没有任何遗留。

    当然,涉及他核心秘密的部分,经过斟酌后,还是决定隐去不谈,毕竟那太过惊世骇俗了,真要说出来,顾一白也未必相信,何必徒增烦恼。

    “就这样,我们几经辗转,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了这里。”足足讲诉了二三个时辰后,江浩然这才缓缓收尾道。

    而顾一白却还仍旧停留在江浩然所描绘的战斗画面中久久不能自拔。

    “痛快!杀的好!杀的好啊!简直是酣畅淋漓!大快人心!江道长,你这是给我亿万同胞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啊!”

    不知过了多久,顾一白猛地爆出一声喝彩,激动地在屋中来回走动,边走边摩掌道:“这些丧心病狂的小鬼子,杀我同胞,烧我房屋、掠我国宝、掘我坟茔,可谓是恶贯满盈,磬竹难书!

    对付他们,还讲什么国际公约,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就该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这才是对我死去同胞在天之灵的最大宽慰!”

    尽管江浩然述说的经历堪称曲折离奇、匪夷所思,但顾一白毕竟是一名敌后斗争经验异常丰富的情报员,不仅察言观色的本领一流,同时也拥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直觉和精准判断力,而现在,顾一白的直觉就告诉自己,江浩然所说全部属实,毋庸置疑。

    诚然,他的直觉同样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直接依据,但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他救出来的人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就算日寇想要安插间谍,也不可能一下子安插这么多人,因为破绽实在是太大了。

    你以为培养一个间谍有这么容易?

    尤其是身份、经历、社会关系全部经得起推敲查验的间谍,像这样的高精尖端人才,日本人每培养一个也要付出高昂代价,又怎么可能一股脑的全往一处撒?

    所以这批人当中,就算真有间谍,充其量也就混入一两人罢了,其实别说一两人,就算全都是,真到了延安根据地,还怕他们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而这也是顾一白对江浩然深信不疑的主要原之一,假使这个人真有问题,就不会蠢到通过这种方式往延安楔钉子了。

    延安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再说了,倘若此人真的居心叵测,也就不会无视自己的青睐,三番五次拒绝招徕了,这可是打入组织内部的绝佳机会,可比往延安撒网靠谱的多。

    想到这里,顾一白不再犹疑,朝着江浩然就是深深一躬:“道长大义,英雄壮举,振奋人心,令人钦佩,请受顾某一礼!”

    “诶,顾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啊。”

    江浩然见状连忙起身回避,道:“这都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做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血性、有良知、有担当的中国人处在我的位置,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所以在下实在当不得先生如此大礼啊。”

    “道长太过自谦了。”

    顾一白叹息道:“如道长这般能在鬼子腹心之地都能杀个七进七出的英雄人物,如果都说当不得,那试问天下间还有谁能当得?

    唉!倘若我华夏儿女每个人都能如道长这般心系天下,情系苍生,这国情又何至于崩坏至此?”

    聊到这里,话题明显变得有些沉重,一时间,两人都是静默无言,思绪不知飘向了何处。

    良久,顾一白回过来神来,不由愧然一笑道:“这人啊,一旦上了年纪就忍不住多愁善感起来,倒是让道长见笑了。”

    江浩然邀请顾一白重新落座后道:“先生心忧国事,志存道远,如果每位共产党人都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