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三百三十章 伐蒙之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伐蒙之策 (第2/4页)

个级别。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只是这些年时局动荡的程度,完全不是另一个时空可以比拟的,蒙古遭受了重创,大金国没有了,西夏也灭亡了,连大理都不复存在了。

    “五绝”之中,“东邪”、“西毒”和“南帝”都算是局中之人,这些年为了后辈子侄的事情东奔西走,也未能将当初约定的“华山论剑”继续下去。

    ……

    “陛下,对于北疆的蒙古人,您到底是怎么一个章程?”

    当中都城内的几位文武要员聚拢在一起时,还是礼部尚书程珌先提起了这个话题。

    其他人,包括“靖难军”都统制郭靖、河北布政使刘克庄、“靖难军”副都统制韩宝驹等,一个个都看着坐在正中间的郭默。

    郭默的二徒弟武南天和四徒弟哈吉也在座,这小哥俩儿听到程珌这个提议也很兴奋,看向师傅的眼睛里都冒着跃跃欲试的火苗。

    要知道,老大张世杰和老三呼延德,已经跟随孟共的“敦武军”去平灭西辽国了,想来最多半年之后,必有佳音传来。

    眼下能够捞取战功的,就只剩下北疆的蒙古战场了,他们又怎么能不兴奋呢?

    “朕有一个想法,说出来诸位可以参详一下。”

    看着书房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一副企盼的样子,郭默内心里不禁一阵好笑。

    曾几何时,大宋积弱到了何种地步?

    现如今,一听到对外战争,居然一个个都是这样积极的样子?

    “如今大雪虽然已经停了,但是天气依然寒冷,估摸着一两个月内未必适合大规模地出兵。”

    “朕打算亲自给蒙古的窝阔台汗去一封信,就说今年八月大宋将正式迁都到中都城来,希望窝阔台汗能给个面子,能够将‘燕云十六州’其所占领的数州之地献给朕,也算是给大宋的乔迁之喜送上一份贺礼吧。”

    郭默慢条斯理地说着,就好像在说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那数州之地似乎就是草原上的几只羔羊,或者几匹驽马。

    “那个……陛下,老臣是在说正事呢,您别闹……

    听了郭默的想法,众人都没有反应,老程珌一时间也没摸透郭默的心思,却又不好意思冷场。

    “命‘敦武’军副都统王坚率兵三万为左翼,出太原而上云、朔,大哥率‘靖难’军四万为中军,出居庸关北进大漠,而三师傅率‘靖难’军三万为右翼,北出密云向西北扫荡蒙古各部。”

    “朕给窝阔台的期限会截止到三月底,如果还见不到对方归还那数州之地,就按这个进军方略执行。”

    “当然,朕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这个方略朕会一并夹在给窝阔台的书信里,做人嘛先礼后兵的道理咱们还是要讲一下的。”

    书房里鸦雀无声,即便是老程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师傅,如果,我是说如果窝阔台真的在三月底归还了这数州之地,您真的会信守承诺,不再兵进大漠了吗?”

    好半天,二徒弟武南天才问道,心里却有些紧张,生怕师傅真的将眼光只盯在那几处残破的边州。

    要知道,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多为战乱之所,而最为繁华的区域,现在早已经在大宋的治下。

    如果他是窝阔台,很大程度上会放弃那几个如鸡肋般的边州,而避免跟大宋这十万虎狼之师起冲突的。

    “当然,君无戏言,朕是怎么说的就会怎么做,如果窝阔台真的够朋友,愿意给朕这个面子,朕也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的。”

    看到二徒弟的脸色,逐渐地显露出极度失望的神情,而书房中其他文武,也是一脸的落寞,郭默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呢,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毕竟朕又不是亲自在一线指挥的,个中的细节自然也没有诸位统兵大将把握的准确。”

    “如果某些忠君爱国的统帅,不想让绝佳的战机熘走,而甘愿背上违抗上命的罪名执意伐蒙的,朕也会在事后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

    好嘛,这是好人自己来做,恶人别人来当?

    还是说,压根儿就是准备着来戏耍窝阔台呢?

    书房中的人面面相觑,就算是一向以学究形象出现的刘克庄,都有些忍俊不禁。

    众人纷纷告辞离去,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准备,独独大哥郭靖留了下来。

    “大哥,你可是对北击蒙古有不同的看法?”

    房间里只剩下了兄弟二人,郭默就自然了很多,也不在桌桉后边待着了,兄弟二人相对而坐。

    “二弟,大哥也知道你即将迁都到中都,北赶蒙古势在必行,而燕云十六州的收回,是我汉家子弟多少年来的梦想。”

    “可是,一想到要同大汗的子孙再次兵戎相见,又是咱们主动地北入大漠,大哥就莫名地有些不忍……”

    面对二弟,郭靖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本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郭靖的心里,自己从小在大漠长大,抛开民族纠葛来讲,其实他挺喜欢和怀念自己的童年。

    有娘亲和弟弟在身边,又有七位师傅传授武艺,在艰难困苦的年代,更有哲别、铁木真、拖雷、华筝等大漠当地人的照拂。

    即便是如今长大了,对于这些人的恩惠,他依然深深地记在心里,不曾忘却。

    蒙古人如果南侵大宋,郭靖可以义无反顾地率军前往抵抗,身先士卒也好,血战沙场也罢,即便是死在战场之上,郭靖也不会有半点退缩与迟疑。

    他是这样想的,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另一个时空里,还是在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

    可是,马上要进行的战争,是他们要主动北上,听二弟的意思,不仅仅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剩下的几个州府那么简单。

    一想到那里是大汗的故地,有着大汗留下的子孙,即便窝阔台再怎样的铁血、恶毒,他终究是大汗的儿子,是华筝和拖雷的亲哥哥。

    想到这些,本就忠厚、重感情的郭靖,不禁就有些犹豫。

    “大哥,我和你一样,也是在大漠长大的,可以说那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可是,你我如今不仅仅只是两个人而已,我们身后站在无数个大宋的子民,一举一动都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

    “将都城迁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