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广孝献妙计 曹苗惊全场 (第1/1页)
“公子不必焦急,小僧来也。” 很快,曹苗的脑海中响起了广孝的声音。 曹苗平复情绪,集中念力,开始在脑海中与广孝对话:“我说你个妖僧的架子是越来越大了啊!非得本公子三催四请才肯出来。你那天不是说有妙计可以混过这次测试,还能弄死杨修吗?快快说来!” 广孝大笑着说道:“呵呵,非是小僧架子大,而是此刻现身最适当。好了,小僧也不卖关子了,说起这计策,其实非常简单,那便是,照着杨修的范文,一字不差地将答案写在竹简上,呈上去。” 曹苗疑惑地问道:“啊?这……可这么一来,我必然碾压全场,到时,不就成了伯父曹丕的眼中钉?而且,也不能除掉杨修啊?只会令他借助我,继续得利啊!” 没错,曹苗前半句的担心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在场的曹家孙辈里,有三位曹丕的亲生儿子:曹睿、曹霖,和曹礼。 而这三位,此刻正咬着笔头、摇头叹气,完全无从下笔。 曹苗一旦答满分,等于是啪啪啪狂扇伯父曹丕的脸。 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可妖僧广孝,自有他的道理。 广孝哈哈一笑,继续说道:“公子不必惊慌,且听我说完。待会呈上答卷后,按照往年惯例,魏王必然当场批卷,当场决定赏谁罚谁。到时,免不了询问公子为何答得如此出色,相比往年,为何有如此神速的进步。” “到时候,公子就把杨修供出来。就说,杨修在押题之后,写了篇范文,逼迫公子背诵作假。若公子不从,那杨修便要行使大管家的权利,停掉公子的月钱。公子被逼无奈,只好表面应允。并打算在族会之日,向魏王揭发杨修,以清除这个害群之马!” “魏王早就看这个杨修不顺眼,尤其记恨他曾经蛊惑临淄候,争夺嗣位。如今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又来蛊惑魏王孙辈,争权夺利,魏王岂能饶了他?” “公子依此计行事,不但能借魏王之手除掉杨修,还能在魏王面前博得一个忠厚诚实的好印象。而且答案都是杨修写的,非出自公子之手,你那伯父曹丕,也不会记恨在心。最终,公子既能圆满混过学业测验,免于魏王责罚,还能逃过伯父的猜忌,全身而退。实在是,一举多得啊,哈哈哈哈!” 曹苗听到这儿,忍不住叫了声:“妙啊妙!” 甚至,还拍了下大腿。 哪知这声响,惊动了“监考官”魏王。 魏王皱起眉头瞧向曹苗,语调严厉地呵斥一声:“答题时不可喧哗!” 曹苗吐了吐舌头,赶忙压抑住激动,端正坐姿,开始按照广孝的建议,答题。 由于答案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真要写起来,那真是笔走龙蛇、恣意飞舞。 不到半个时辰,曹苗就将杨修的范文,一字不差地写在了竹简上。 距离测试结束,还剩下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 曹苗扭了扭发紧的脖颈,掰了掰手指关节,一副卸下重担、安逸舒坦的样子。 扭头瞅了瞅邻桌,正是伯父曹丕之子,未来的魏明帝曹叡。 只见他满头大汗、愁眉紧锁,每道题都只答了几句,答题区的一半都是空着的。 “呦,这就是咱们未来的真命天子魏明帝啊?失敬失敬,果然是天生贵胄,惜字如金。也是,言简意赅才能凸显皇子的逼格嘛。” 看到堂哥考砸,曹苗,却在心里乐开了花,还把嘲讽技能开到了最大。 很快,收考卷的时间到了。 在一片唉声叹气中,侍者们开始收走竹简。 当一位侍者刚要拿起曹苗的竹简,魏王却严厉地喊了一声:“慢着!把曹苗的竹简留下。待会,孤王要听他当众念诵自己的文章!” 曹苗小惊了一下,没敢瞧向魏王。 但在脑袋瓜里,迅速分析了魏王这么做的动机。 很快,他明白了。 显然是魏王把对临淄候的怒气,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此刻的魏王,必然看自己很不顺眼。 只要逮到机会,就想让自己出丑。 最好的出丑方式,不就是当众念自己的垃圾文章? 因为魏王已经认定,自己将和往年一样,文才稀烂、排名垫底。 好你个老狐狸啊,跟那个曹丕简直一个德行。 报复心重,攻击性强! 好,你想玩是吧,小爷我陪你玩! 想到这儿,曹苗收拾好心情,摆好竹简,准备应对待会的“公审”。 不一会儿,魏王的高床上堆起了三寸高的竹简。 魏王,开始挨个审阅。 哪知越看下去,魏王的脸色越阴沉。 不用说,显然大家都考砸了。 要嘛文不对题,不知所云。 要嘛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更有甚者,答题区只有歪歪扭扭的几行字儿,跟交白卷没啥区别。 显然正是那位,未来的魏明帝曹叡。 “孤王这一次出的题,固然偏门了一些。但你们这帮饭桶,何至于考得如此稀烂!” 魏王大喝一声,将床上的竹简,全部摔在地上。 原本心虚有愧、战战兢兢的众子弟,此刻更是低头颤栗,大气儿都不敢出。 魏王怒目圆睁,环视众子弟,最终,将目光落在曹苗的身上。 “曹苗!站起来,把你的文章念一遍!” 听到魏王下令,曹苗站起身,双手持简,开始将三篇文章,依次诵读。 没有紧张结巴,没有念错字词,没有半点畏缩。 曹苗如同文圣附体,将三篇文章念得声情并茂、大气磅礴。 而高座之上的魏王,也早已换了一副颜色。 那是当年,第一次听小曹植,为自己诵读文章时才有过的神情。 震惊过后,魏王终于确信,曹家终于又诞生了一位,不世神童! 而在场的众子弟,也纷纷扭头看向曹苗,眼神中,尽是怀疑、羡慕与妒忌。 怀疑的是,为何短短一年,曹苗的文才有了如此大的进步? 甚至不像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在众子弟和魏王的凝视下,曹苗完成了这次惊艳表演。 他放下竹简,抬头说道:“魏王,曹苗念完了。” 魏王露出久违的微笑,语调和蔼地说道:“孤王本以为,你将和去年一样,丢尽你爹的脸面。没成想,你今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孤王是文章大家,你爹是不世奇才,如今有了你,看来,咱们曹家的文脉后继有人呐!” 曹苗听了,面色平静,心头没有一丝喜悦。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杨修的丑事抖出来。 魏王却还在兴头上,继续环视众子弟,大声批评道:“你们都听见曹苗的文章了吧?你们同为曹家后人,流着相同的族血,吃着相同的谷米,为何文才及不上曹苗的百一、千一?嗯?” “通过这次比拼,孤王可以断言,不论辞赋文章,还是时事韬略,曹苗都是你们未来许多年的表率!” 批评过后,自然是奖励。 魏王转头朝着侍者说道:“传我的命令,临淄候长子曹苗族会中表现出色,理当奖赏。 就赏他,从今日起,每月单独领取十万钱的月俸!此外,再赏五百亩良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