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朱大虎见过先生 (第1/1页)
老朱家的孙儿,何时需要如此卑微? 怀着沉重的心情,朱元璋二人回到了寝宫,对视一眼皆是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不愧是许先生,一语道破我皇家纰漏。” “标儿,今日的事情……你怎么看?” 朱元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一时间心头不知道是何滋味。 今日之事,无疑是给他们心头敲响了警钟。 若不是早早的在许先生处推测出了此事,只怕今后更是后患无穷。 “孩儿认为,咱们绝对要好好把握住许先生带来的这份机遇。” “不仅仅是为了朱家的儿孙们,更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朱标抿了抿嘴,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说道。 他是第一个接触许牧的,从自己的性命被其救下,再到听许牧讲述大明的历史。 朱标对许牧了解得越深,心中的震撼便越多。 他这一番话说的丝毫不为过,若是有许牧在的话,说不定大明的历史真的会就此改变。 “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朱元璋有节奏的敲击着面前的桌案,低头陷入了沉思。 要是说他一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只有区区不到三百年的的国祚,他定然是接受不了的。 但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他,许牧所言非虚。 想要改变往后的历史,或许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若是朕让你今后都跟着许先生学习,你可愿意?”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标,仿佛就是在等他一句话了。 那许牧张口闭口千年历史,想必对大明的故事也十分熟悉。 若是能够从他口中找出大明灭亡的原因,那改变大明短命王朝的历史岂不是易如反掌? 朱标仅仅是在他那里听了一节课,便得到了如此之大的益处,那要是整篇明朝的历史学下来,那岂不是分分钟纵横捭阖? “许先生出口成章,其知识的渊博更是那些文官史官们无法比拟的。” “当下只有留住了许先生,我大明必然能找到新的出路。” 朱标言语中尽是诚恳,此时他对许牧早就是百分之百的信服。 若是能够得到在许先生身边学习的机会……那岂不是比平日里来教导自己的那些迂腐老学究强多了? 更何况,他并不觉得这朝中哪位学究能够在历史的方面和许牧有的一拼。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便以身体抱恙为由留在宫中,跟随许先生学习。” 朱元璋微微颔首,一巴掌拍在扶手上,义正言辞的开口说道。 他心中暗自庆幸着,当时自己以山路被封为理由将许牧搪塞了过去。 不然的话,朱标怕是连跟着许牧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不得不说,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都是实干派。 这刚做好决定,次日一大早便一同朝着许牧所住的地方赶去。 “不知许先生昨日休息的可还行?” 朱元璋远远的便看到许牧坐在树下沏茶,虽然双目看不见,但丝毫不耽误手上的动作。 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来,就连朱元璋都有几分惊讶。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响起,许牧端着茶盏的手下意识的顿了顿。 “有劳老先生费心了,昨夜休息甚好。” “既然二位来了,便坐下聊吧。” 许牧一边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坐下,一边又随手倒了两杯茶水。 “先生是怎么知道我们来了两个人的?” 看着许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标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自认为没有发出什么声音,方才也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开口说话罢了,但许牧居然如此笃定的又沏了两杯茶。 “正所谓上天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虽然我双目失明,其他感官倒是强了不少。” “树梢飘下的落叶,远处潺潺的小溪,时不时在窗边落下的麻雀。” “虽然看不到,但我感受得到。” 许牧微微一笑开口解释道,语气中尽是淡然。 他方才便听出来了这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但他也并不打算放过任何装逼的机会。 果不其然,听到许牧这样说,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尽是赞叹与欣赏。 虽然双目失明,但从不怨天尤人。 此等心性,的确是可以结交之人。 “看来,咱家的小子还有许多要向先生学习的啊。” “咱村子不大,从来都没来过什么先生,孩子们更没读过什么书。” “能够得到先生的教导,是咱家小子的福气。” 朱元璋端起面前的茶水抿了一口,随即开口感慨道。 “村子小也有小的好处,民风淳朴,休闲自在。” “我也是很向往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至于读书倒也不必着急,我在这里一天便会坚持讲一天课。若是有别的孩子,也可以一起送来学习。” 许牧以为这老先生是因为孩子们自幼长在大山里没有出去见世面的机会而感到难过,急忙开口安慰道。 唉……看来自己来的这村子是真的挺封闭落后的,连个老师都从未有过。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肯定是要好好教的。 实在不行,就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他对于教书一向还是很有信心的。 “既然如此的话,就多谢先生了!” “咱家还有几个小子,到时候都给您送来!” “朱大虎!还不赶紧谢谢先生!” 朱元璋闻言心中大喜,顺便还一巴掌拍在了朱标的脑袋上。 他已经想好了,到时候等到朱棣那几个小子回来之后,统统拎过来听许先生讲课! 要是哪个敢不老实的话,自己先赏他三十大板! “啊?啊对!” “大……大虎谢过先生!” 听到朱大虎这名字,朱标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嘴角一阵抽搐。 父皇这真是要把伪装贯彻到底了,他丝毫不会怀疑,过两天朱元璋会不会开始在宫中养鸡养狗,只为了给许牧制造出来一副鸡鸣狗吠的乡村景象。 不过尴尬也仅仅是一时的,比起去抗拒这土里土气的名字,朱标还是对许牧今天的课程更感兴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