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嬲瓮 (第2/2页)
,不能有牵手、亲昵、搂抱等亲密动作。一般是男子弹琵琶用歌声或含蓄的语言来逗哏,女子一边绣花织布一边搭腔来捧哏,就像一台群星荟萃的相声表演,仅此而已。 “嬲瓮”的时间不能持续太久,不能影响正常作息,一般是一台演出的时间。说实话,如果“堂瓮”里还没有爱情的火苗,那么纵使你才华横溢,也没耐心话到地老天荒。更何况,女孩子们也不一定乐意陪你聊到地老天荒。所以,一般“嬲瓮”一个时辰左右,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某男女对歌或对话很有针对性,意思很明朗时,那么就要留心是不是该离开堂瓮,以成人之美了。当某男子长时间没有离开堂瓮的意思,且众男子中又有该男子的好朋友时,一般情况,那就是在等待清场“送闼”。男女之间谈情说爱到你情我愿时,相爱男女便会“送闼”到男子姑家住,待男子族人到女方家说媒,确定女方家族同意后,直到结婚或女方家族反对婚事,女子才回家。“送闼”很多人称为拐婚,所谓的拐婚,是相对于姑表亲指定为婚的。 这是“嬲瓮”的基本情况,“嬲瓮”是如何形成,难以定论,但是从婚姻习俗及流传的篱笆族歌戏来看,极有可能是崇尚自由恋爱而成。还有一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一些家庭无法给予自己的闺女分配独立的闺房,便让女儿到分配有闺房的闺蜜家中睡觉,久而久之就成了“嬲瓮”。 …… “停,再思兄弟,你这长篇大论下来,我都打瞌睡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呀!”黑大汉听杨再思长篇大论了一番,估摸上当了,怒声道:“你这是什么心思?不希望我去你平阳公主那,你直说呀?” “哪有,我是想让你跟我三弟去,你非得拉着我,这还赖我了?”杨再思嬉笑道:“走,走,走,去叫上毕坤,我们到城里‘嬲瓮’去”。 说着二人便带众人奔毕坤方向去。 “老三,我们带石大哥他们去城里走走。”杨再思感觉心里有些亏欠黑大汉等人,便来找毕坤帮忙。 “按礼节,是应该去的。但是,我看大家都累了,要不明天晚上,如何?”说实话,毕坤今天也经历了三场凶险大战,有些乏了。 “不累。”黑大汉嬉笑道。 “是呀,老三,我去给你拿琵琶。”杨再思不待毕坤同意与否,便冲进堂屋,取琵琶去了。 “黑大汉等人雅兴十足,作陪估计是免不了了。也好,去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一下莘岚,今天这么多人进高赧城,她一定会知道,估计这会儿正担心。”毕坤见杨再思等人兴致勃勃,暗想道。 “老三,大家远来是客。今天是你生日,还得你亲自出面带大家尽兴啊!明天再好好休息一番。”见毕坤的状态,杨承磊很是同情。但是,篱笆界的待客礼节就是,“吃喝要量足,玩耍有门路”。这时毕坤不出面,显然不妥的,除非烂醉如泥。所以,杨承磊也只能鼓励了一番。 “好吧!我们去玩一会,大家早点回来休息!”毕坤朗笑道。 随着夜幕的笼罩,高赧城并没有因此寂静下来,而是一片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的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篱笆界的常态,高赧城夜间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的青年才俊队伍提着灯笼歌声高亢。一条清澈的泉水,在城里曼妙地潺潺奔流,滋养着城里的好几片湖面。在一片湖水的北面屹立着一片巍峨的峭壁,峭上,一座三层高的巨大吊脚楼拔地而起。此时,楼里歌声绕梁。 “莘岚meimei,听说今天傍晚城里来了好大一帮外乡人,作客吴府。今天是三少的生日,你怎么没去吴府?”吊脚楼里的一处闺房,几位妙龄少女正围在一起刺绣。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打量着身旁的闺蜜。见她手握刺绣一动不动,呆呆出神,似乎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轻声问道。 “平阳jiejie打趣小妹了,过生日这种事,哪有我们小辈什么事?”平阳公主突如其来的问话,莘岚讶然。手里的钢针,不小心扎破了她的食指。一阵刺痛,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 “可是吴府来了这么多人,你不担心他?去了解情况总可以啊!” “平阳jiejie别拿我寻开心了,叔叔去世后,婶娘出嫁,留下孤苦伶仃的三个孩子,跟奶奶相依为命。家母心疼,便常遣我照顾他们,白天一整天都在照看他们三,哪有这闲余时间?再说了,他怎么样?管我啥事?” 见俩人对话,其他几位女子都停下手里的刺绣活,好奇地盯住两人。平阳公主平日里大大咧咧,此时却一番体贴了起来。反而,平日里意气风发的莘岚,此刻却一副眉头不展的样子。 “琵琶声?”正在盯着二人的几位女子中,一位女子突然惊讶地竖起耳朵,聆听远处传来的琵琶声。 “丢久不见长相思?”另一位女孩也听说到了。 “是三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