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展拳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展拳脚 (第2/2页)

一圈。

    基本上所有活字印刷的工具,这里都提供贩卖,这些也都是利润。

    甚至还包括凋版的制作。

    但对于那些士大夫而言,花不到一百贯,请上几个排版工匠,就能够印刷报纸,绝对是太划算了。

    毕竟内容方面,他们自己就是行家。

    而且,活字印刷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泥活字是比较容易坏的,如果只坏一个,制作成本就非常高,但这里是随时可以买到的,一个才十五文钱。

    非常省心。

    惊喜!

    这给捐助人带来极大的惊喜!

    毕竟他的

    预期太低,如今一看,似乎还能够赚不少钱。

    大大的惊喜啊!

    第二日,他们又满怀期待地出城视察大宋慈善基金投资的第二个重要项目,就是车马租赁。

    这也是要出城的原因,因为这个总部没法设在城内,毕竟要大规模饲养马驴,城内那点地肯定是不够的。

    正好曹评直接捐了个小牧场给慈善机构,地点位于城西。

    张斐就拿来作为车马租赁总部。

    曹评家的这个小牧场很有意思,这里本来是一个大牧场,而且是属于朝廷的,但是后来牧场全部被达官显贵,甚至于百姓给侵占了,或者说花钱买下,变成耕地。

    曹家也弄了一块,只不过这曹家是将门世家,就希望留下这个小牧场,给自己养一些马,可关键周边全是耕地,这马就没放了,放着放着就放到人家田里去了。

    出了很多事故。

    都快成为曹家的一块心病。

    关键,这牧场还在慢慢变小。

    曹家本是打算也将这牧场变成耕地,正好遇到这慈善机构,于是就将这牧场捐给慈善机构,是耕是牧都行。

    由此可见,其实宋朝现有的领土,也真不是说没有养马的地方。

    在建国之初,开封以西本就有一个超级大马场,牧马监至今都还设在那里的,山西、湖北等等许多州县也都有地方养马,也可以养出比较优质的马匹。

    可为什么说宋朝没有地方养马。

    原因在于这牧场都被拿去变成耕地。

    没有办法,人要吃饭,在领土无法扩张的情况,只能将牧场转化为耕地。

    而且从财政角度来看,耕地确实比牧场更加能够产生经济效应。

    朝廷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斐望向西边,笑道。

    众人立刻转头看去。

    但见一辆非常气派的四轮双乘马车缓缓往这边驶来。

    陈懋迁略显诧异。

    樊颙立刻道:

    张斐笑道:

    若想垄断租赁,并且逐渐淘汰私家马车,必须得拿出一些新东西来。

    樊颙惊喜道。

    张斐点点头,指着前面那两轮道:

    这四轮马车转向装置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张斐这个文科生都知道,没坐过马车,还没有开过汽车么,只不过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牢固,减震,等等。

    张斐也知道一些办法,只不过目前的工艺无法实现他的办法,只能当下的工匠自己去琢磨,但是只要有钱去烧,他相信成功是迟早的事。

    到底这不是一个当下技术就无法突破的问题,只不过研发成本比较高。

    但是只要做出来了,自然会有人消费。

    原来只是一个半成品。

    大家稍稍有些失望。

    走到跟前,大家发现,原来后面还跟着两辆两轮单乘马车,也是目前主流的马车,只不过一辆有棚,一辆没有。

    但是轮毂都非常大,令车厢也大于普通的车厢。

    rou眼可见的是,这三辆马车都在极力追求一样东西,就是舒适性。

    但不管怎么样,四轮马车显然要更加豪华气派,它的车厢是最长的。

    黄灿就道:

    张斐笑道:

    黄灿立刻道:

    陈懋迁道:

    张斐呵呵道:

    樊颙是若有所思道:

    张斐笑道:

    周延道:

    张斐笑道:

    张斐拦着想要抢先的陈懋迁。

    侧门打开,佣人立刻将一个小木梯放上。

    陈懋迁急急上得马车。

    之后樊颙、黄灿、张三相继上得马车。

    其余人只能等下一班。

    陈懋迁坐在车内,开窗,东张西望,欣喜不已。

    樊颙却道:

    张斐点点头道:

    陈懋迁道:

    张斐道:

    张斐笑道:「同时我们还会专门为各个阶层的家庭,提供不同马车、驴车的租赁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服务,如送餐和短途送货,在来回的途中,我们能够在每一里路得到利润。

    而在一年以后,我们大概就能够统计出,哪种马车需要的多,哪种需要的少,到时再做调整。我有信心可以让我们的租赁占到人们出行选择的七成。

    如此一来,那些达官显贵自然会将他们的马车租给我们使用,如此

    就能够产生良性循环。」

    ......

    坐在这豪华四轮马车上,使得他们话里话外,都对着车马租赁充满着期待。

    还是那句话,他们的预期太低了一点,本是为避税而来,如今却沉迷一个个大项目中。

    一圈过后,他们下得马车,周延等四人是迫不及待地上得马车。

    马车刚走不就,但见一人骑马疾驰而来。

    正是那樊正。

    他今日没有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要在家里看店,而是他要去与马天豪谈判,故此马天豪也没有来。

    樊正下得马来,他老爹樊颙就急急问道:

    樊正道:

    陈懋迁听罢,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

    这个利息令所有人都感到不满。

    听着就多,足足两万贯。

    张斐向樊正问道:

    樊正道:

    陈懋迁哼道:

    张斐目光一扫,

    大家面面相觑,无一人答应。

    倒不是说他们在意将自己的土地抵押给自己,而是这个五年后归还本金,是很要命的,他们多半都是买卖人,也是急需现金周转的。

    其实马天豪也拿不出这多钱来,但是他有后面有相国寺。

    在房贷之后,相国寺与马家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基本上相国寺都是通过马家来放贷。

    也只有相国寺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砸在里面整整五年,对于相国寺而言,这钱放在家里是没法生钱的。

    在张斐看来,这个利息算是比较合理的,要知道如今的高利贷,年利息经常是百分之百,只不过如今站在这里的商人,都是大富商,多多少少也涉及到一些高利贷,他们放给百姓,再多不嫌多,可人家放给他们,哪怕只有百分之四,他们都非常不爽。

    当然,也是由于借得太多,足足十万贯,百分之四,都有四千贯。

    张斐向樊正道:

    陈懋迁又犯愁了,

    光利息四千贯,每年的纯利润肯定是要高于这个数目的。

    张斐自信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