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8 徽商程立业 (第2/2页)
断投入资金才有产出, 要不是陆长乐绑rou票在范三拨身上狠狠捞了一笔,又在飞天虎那里缴获很多财货,福州陆氏早就抗不住了, 让二叔公和陆长庚无言的是,在种情况下,陆长乐还是不肯削减开销, 让参加训练的子弟少吃点rou、那些工匠的伙食也可以降一点, 二三天吃一次rou就不错了,顿顿吃rou,现在很多殷实的人家也没般吃法呢, 明明一句话,就可以省下大大开销,可陆长乐就是不肯答应, 老是说他他有办法解决。 陆长乐在族里挑了几十个可靠的人,在后山的竹山里搭了不少棚子和木屋,还让陆思明守着,不让人靠近,也不知有鼓捣什么,陆长庚估计那就是陆长乐办法。 就是不知他到底要干什么。 陆长庚有些不乐意,可族老和房头对陆长乐却无比信任, 不仅不管,还对他言听计从。 好在,一个人的到来,让陆长庚稍稍松了一口气,在泉州结识的程立业应邀来了。 水路来的,从杭州坐船出发,在闽安镇码头下船,再坐马车到兴平村。 简单客套后,陆长庚马上安排他跟陆长乐见面。 陆长乐把见面的地点安排在偏厅。 “程公子,这位是福州陆氏族长陆长乐” “族长,这位就徽州歙县程氏商行的程立业,程少东家。” 陆长庚介绍完,就在杨璇站在一旁,和程立业带来的两个护卫相互提防着。 陆长乐看着笑得灿烂的程立业,心里一动,突然开口说:“不忙不忙,三日到余杭” 眼前这位程少东家,年龄在二十七岁左右,头戴瓜皮帽,身穿一套八成新的浅青色直缀,看起来精明干练,就是打扮随意了一点, 一眼看去像一个普通的掌柜,一点也不像商行的少东家。 不过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给人一种真诚、平易近人的感觉。 程立业听到陆长乐的话,明显楞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回过神,笑呵呵地说:“三日到余杭,鸭蛋未露黄。” 两人相互一眼,很在默契地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程立业拱拱手说:“没想到陆总练也知道这个典故,惭愧,惭愧。” 陆长乐一脸认真地说:“这是一个优良的品质,陆某一直很佩服,绝无调侃的意思,程公子千万别误会。”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 徽州处于贫困山区,人多地少,种田难以维持生计,《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为了生存,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外出谋生。 徽州人多是去经济相对发达的余杭谋生,从歙县交界的绩溪临溪码头,沿登源河逆行走古道到伏岭,再上江南第一关,翻越蓝天凹,就和浙江杭州相接了,全程大约100多华里,路宽1.5-3尺,多为石板铺筑,是古代徽州通往杭州的主要道路, 为了节约开支,徽州人无论富贫老少,大多选择步行,传言有人路上带个咸鸭蛋路上吃,到了余杭还没吃到蛋黄。 其实徽商是公认的儒商,低调、务实,不喜奢华, 陆长乐看到程立业的穿着很素,一点也不像大商行的少东家,突然想起那个有名的典故。 “没想到陆总练不仅年少有为,说话也般风趣,程某受教”程立业笑容可掬地说。 陆长乐有些好奇地说:“程公子,在长乐码头下船岂不是更快,为何选择在闽安下船呢?” “在闽安下船比较安全,陆总练,你说是吗?” 陆长乐点点头:“程公子是个明白人,那我们就开门见山吧。” 徽商离福建近,比晋商更有优势,人脉也更广, 从程立业来的路线来看,肯定摸清情况才来的,对这些精明的人来说客套没用,干脆直入主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