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1 机会 (第2/2页)
镇一趟,把闽安镇的民团全带回来,预防万一,其余人让他们先撤上虎头山。” “好”柳如风很干脆应了一声,再次赶往闽安镇。 陆长乐看了杨璇一眼,不用开口,杨璇就领悟了:“长乐,我马上回去找我爹,把杨氏的青壮全集中起来。” “好,小心点”陆长乐叮嘱道。 杨璇走了没多久,陆长乐找到陆晋远,让他带一小队人,去闽县的祝家村召集民团。 “当...当...当...” “当...当...当...” 先是福州陆氏祠堂的铜钟响起, 很快,河对面福州杨氏祠堂的铜钟也响起, 听到钟声,两族人马上开始准备, 男人青壮带上武器找各自房头听候命令,老人准备武器作应急,妇孺开始收拾家当,危难时方便撤退, 族老、房头则是向族长陆长乐靠拢。 福州陆氏最先反应,行动也最迅速,很快就集结了一千二百名全副武装的陆氏子弟。 都是能打敢拼的青壮,有伤的、年龄大一些都剔除,留在村里守家, 陆长乐站在晒谷场边的戏台上,有些感叹看着这些精神饱满的自家子弟, 经过这些天千方百计的拼凑,一千二百人都换上铁制的武器,长枪、长刀和盾牌都配置完整, 其中一百人还配了弓箭, 这些都是铁匠铺的功劳, 除了武器,棉甲、山文甲、青罩甲等合计五百六十二件,全部装备到族中子弟身上, 剩下的人,也用牛皮、铁片护着要害的位置, 看起来像一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但这支杂牌军已是陆长乐费尽心思的结果, 从无到有,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很不错了。 陆氏子弟集合好不到一刻钟,杨正保带着福州杨氏子弟浩浩荡荡地前来汇合, 只见杨正保穿着一身银光闪闪的山文甲,骑着白马、腰挎仆刀,手执长枪, 杨正彬、杨正蒲骑马跟在他身边,每人手里拿着一面绣着杨字的大旗, 杨璇、杨启军、杨启义、杨启虎紧紧跟随, 后面是清一色穿着棉甲的杨氏子弟, 福州杨氏有钱,有人脉,杨正蒲托关系勾搭上一名军需官, 花重金弄了一批全新的棉甲, 听杨璇说,那批棉甲原本是福建水师的,郑芝龙都带人跑了,军需官看到有人肯出大价钱,偷偷卖给福州杨氏,带着钱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此刻,杨正保好像将军出巡, 不得不说,这位准老丈人,有点sao包。 陆长乐连忙迎上去:“杨族长,还有这么多杨氏兄弟,你们来的速度还真快。” 杨正保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瞄了陆长乐一眼,有些不高兴地说:“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叫族长?” 女儿都送上门了,大床也准备倒贴, 现在又倾全族之力来帮忙,还想跟自己平起平坐? 这小子,咋不飞天呢。 二叔公干咳一下,开口提醒道:“族长,忘了跟你说,昨日老头子跟杨族长议定了吉日,交换了庚帖,下了聘礼,你应叫岳父大人或泰山大人。” 在场的人纷纷善意地笑了起来,杨璇飞快瞄了陆长乐一眼,眼里满是柔情。 陆长乐落落大方地行礼:“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杨正保这才笑着说:“好,起来吧,这次来得匆忙,见面礼下次再补,对了,你二叔、三叔也在这里,可不能忘了礼数。” 陆长乐一一跟杨正彬、杨正蒲行礼。 没见四房房头杨正树,福建有老么守家的习惯,不用说,杨正树留在族里坐镇。 杨正彬和杨正蒲很客气,主动下马扶起陆长乐, 第一次见面,做长辈的也不能空手, 杨正彬送了陆长乐一把镶着红宝石的匕首, 杨正蒲没什么准备,直接把腰间那块玉佩扯下,送给陆长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