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8 闽南快报 (第1/2页)
,明末最强族长 第138章 杨璇也被陆长乐吓了一跳,连忙把他拉开。 自己还没过门呢,可不能让他冒险。 没办法,陆长乐只好看老周指挥三名学徒和和六名杂工杂工放炮。 放炮前,老周亲自调试了佛郎机炮的方向和角度,让它们瞄准五百米处的大圆圈, 就在老周调较时,学徒也跟在后面学习,杂工则是熟悉地在子铳里装填炮弹。 调教好,把子铳放进母铳里,经得陆长乐同意后,老周一声令下:“放!” 三名学徒同时点火,只听“砰”“砰”“砰”三声巨响,三颗半斤重的炮弹准确落入预定的大圆圈内,顿时炸得尘土飞扬, 一炮打完,马上有杂工把打完炮弹的子铳拿走,另一名杂工则把预先装好炮弹的子统填进母统内, 一个点火,一个换子统,一个装炮弹,三个人配合无间, 仅仅半盏茶的功夫,四十五发炮弹就打光了, 每门佛郎机炮打了十五发。 打完后,陆长乐马上去检查佛郎机炮的情况,炮身没问题,子统也经受住考验, 炮弹的准度、威力也很好,总体来说陆长乐很满意。 老周本来就是军器局里出来的,造过这些,省下研发的过程。 “老周,干得不错,这佛郎机炮先铸五十门。”陆长乐很快有了决定。 威力跟后世成熟的大炮没得比,就现在来说,佛郎机炮还是最优秀的野战炮之一, 明朝君臣从红夷大炮中尝到甜头后,偏爱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红夷大炮,这是一个错误在战略,要知红夷大炮太过笨重,也难调转角度,只适用于守城, 一味采取守势,最后才有宁远城的悲歌。 “只要精铁供应得上,小的没问题。”老周一脸自信地说。 一头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东家的待遇这么好,累一点没关系。 陆长乐摸了一下有些发烫的是佛郎机炮,突然开口问道:“对了,我给让你研制的新式火铳,有什么进展?” 受火药、炼铁技术的制约,佛郎机炮、红夷大炮还堪用,至少没落后, 像十眼铳、鸟铳这类小型火器,陆长乐真看不上, 射击频率慢、威力小,建虏能打败装备火器的明朝军队,就是火铳只能击发二三枪,他们的骑兵已经冲到眼前大开杀戒,以至很多明朝将领把小型火器视如鸡肋。 陆长乐想开发的,是更先进的燧发枪。 燧发枪的击锤上夹有一块燧石,当扣动扳机时,击锤会在弹簧的带动下敲击在表面凹凸不平的击砧上时,燧石与击砧的接触会迸发出火星,之后火星会落入击砧下方的火药池,点燃引火药,而后引火药会通过枪管上钻出的小孔点燃枪管内的火药,将弹丸击发出去。 原理和大致的设计图纸,陆长乐都教给了老周,老周听到后,当时的神情是极度震惊, 思索了一会,连说可行,也不知他进展如何。 “回东家的话,燧石的问题解决了,就是...就是弹黄方面要改进,好像击发的成功率不高,威力方面也有所不足,请东家再宽限一些日子,小的一定能做好。”老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很好,佛郎机炮和燧发枪都要抓紧。”陆长乐叮嘱道。 如果说燧发枪是未来,佛郎机炮即是现在。 情报说,郑渡郑芝豹叔侄还在调集兵马粮草,一直为收复福建作准备, 全副武装的郑氏集团,可不是飞天虎、混天魔王那些鸟合之众能比的。 “东家,小的一定尽力” 陆长乐瞄了他一眼,随口道:“把燧发枪造好,别说娶媳妇,纳妾的花销我也全包了。” 老周精神一震,大声应道:“东家放心,我就是死,也要把燧发枪造出来。” 一旁的杨璇无言地翻了一个大白眼。 从火器工坊出来,陆长乐马不停蹄跑到舒荣村。 不是看望未来老丈人,而是看看报纸的进程。 革命老前辈告诉我们,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宣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杨氏的印刷坊一准备好,陆长乐马上把精心准备的文章送过去排版。 墨香印刷工坊设在舒荣村后山,占地上千平方米,陆长乐距它还有半里地,已经闻到那股特别的油墨清香。 “权伯伯,我来了,报纸印好了吗?”杨璇人还没过门,就大声叫了起来。 回到舒荣村,就是回到主场,杨璇整个人明显放松多了。 “原来是我们的小璇儿回来了,哟,姑爷也来了,稀客”一个头发花白、背有点驼的老者走出来,笑呵呵地说。 陆长乐看到老者,连忙行礼道:“见过源伯伯。” 杨正源,墨香印刷工坊的坊头,也是负责人,从业印刷超过三十年,有一手让人拍案叫绝的刻画技术,再大、再复杂的插画,也能轻松驾驭。 看到陆长乐这么重视那份报纸,杨正保让经验最丰富杨正源负责。 “一家人不说二家话,快快起来”杨正源高兴地说:“样版已经印出来了,正想让人给你送去呢,没想到你来了,真是赶巧了。” 陆长乐客气了二句,然后焦急地看样版。 报纸跟后世的报纸差不多,47cmx70cm,四开,刊头龙飞凤舞写了闽南快报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是杨正保写的,据说为了这四个字,杨正保一晚上不睡,用多种风格写了几十幅,然后挑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幅,交给杨正源起版。 刊头下面,就是国家大事,像起用周延儒、朝廷派人跟建虏谈判、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的动态等,这些都是从邸报中摘取而来,有些从苏杭打听来的,包括程氏商行的消息来源。 大事完了,就是福建本地的消息。 哪里闹贼匪,哪里道路不通,哪里又遭贼匪洗劫等等。 当然,陆长乐组织民团保卫乡土的事,也在报纸上有大笔书写。 自己办的报纸,肯定要为自己高歌颂德。 然后就是朝廷下旨斥责福建总兵郑芝龙没有担当,抛弃百姓、不顾百姓死活逃到鸡笼山, 有不具名乡绅喊话,福建贼匪成灾的责任应该由郑芝龙来背, 还在报纸中列举郑渡郑芝豹在疫情期间的所作所为,不评对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