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0 引入流民 (第2/2页)
郑芝龙投靠朝廷,带着一众手下上岸,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 人一旦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也慢慢失去进取心, 郑芝龙很多部上,不少上了年轻,不像年轻那般强壮, 有的赚够了,就想着好好享受生活, 有的有了家室, 顾虑多了,打仗也变得畏手畏脚, 保乡队这么轻易获胜,除了策略,也跟郑家军战力退减有很大的关系。 程立业有些意外地说:“陆将军,你的意思是,建虏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会不会太过忧虑,大明朝经历多少风雨,最后还不是平安涉过,虽说辽东战事吃紧,叛贼四起,大明有二百多年底蕴,没那么容易垮掉。” 土木堡之变,大明连皇帝都被掳走了,多少人说大明气数已尽, 经历那么多风风雨雨,现在龙椅上坐着的,还是朱家天子。 陆长乐当机立断地说:“辽东守不住了,没了辽东,大明也就没了屏障,建虏铁骑有如无人之境,他们不再满足抢一把就走,要是大明上下一心,区区建虏不足为患,都这个时候了,朝堂在争,党派在争,各地官员在争,乱民贼子层不出不穷,我敢断定,大明在二年之内,必亡。” 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王朝,陆长乐一开始就没想到要救。 积弊已深,还不如推倒重建。 程立业越听越心惊,左右看了一下,亭里只有自己跟陆长乐,其它人在谈话前早就支得远远的, 压低声音问道:“陆将军,这些事,是贵族先人托梦说的?” 陆长乐楞了一下,没想到这件事程立业也有听闻, 没有直接回程立业的话,开口问道:“程公子,你见多识广,对朝中大臣更是了如指掌,我问一个问题,蓟辽总督洪承畴,你觉得他结局会是如何?” “松锦战败,朝廷现在库无可用之银,手无可调之兵,再加上远水救不了近火,洪总督怕是在劫难逃,以他忠君爱国的铮铮铁骨,定是与城池共存亡。”程立业一脸敬佩地说。 洪承畴是举人出身,在朝廷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屡立战功,还在辽东打造了一条坚固防线,多次挫败建虏的阴谋,是大明朝野公认的大英雄。 松锦大败后,独守孤城的洪承畴,在崇祯和一众大臣心中已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崇祯甚至和礼部商议怎么办洪承畴的身后事。 在民间,还有百姓提前给洪承畴立祠了。 陆长乐摇摇头说:“洪承畴不会死,他会向建虏投降,成为建虏的走狗。” 看到程立业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陆长乐继续说:“先人托梦说的,是真是假,我们争执也没用,让时间来验证好了。” 为了尽快扩大实力,能忽悠一个是一个,把程氏商行拖下水再说。 伟人说得对,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放着这一个这么好的帮手不用,简直对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程立业神色复杂地说:“陆将军说得对,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要是其它人说这些,程立业肯定要反驳, 不能让洪总督的声名蒙尘,可说这话的是陆长乐, 一个从默默无闻的小子,只用一年的时间变成平贼将军,肠头坳一役,把郑氏八千精锐彻底击溃,名震福建, 不夸张地说,陆长乐隐隐成为掌控福建有力竞争者, 这次货物交割,本来让得力手下来就行,程立业可以不用来, 最后还是冒险来了,就是要加深双方的关系。 当然,程氏商行不会把宝都押在陆长乐一个人身上, 设在彰州的分行,给郑芝豹赞助了二千石粮食、一万两白银作军资, 无论哪个最后取得胜利,程氏商行都是赢家。 程立业知道陆长乐很忙,交割完货物,又拉上一批镜子、茶叶和纸张,很快离开。 用他的话来说,越乱,商机越多,要趁机多赚钱。 陆长乐也不留他,自己也很忙, 一下子多了三千流民,大部分还是青壮,需要好好安置他们, 第一批移民,算是示范工程,得把它做好。 登记名字,尽量把认识的、同乡同族的分在一起,然后让他们推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里正, 发口粮、工具、衣物,分配宅子、组建民团维持治安, 然后挑出有特长的人,让他们物正其用, 最后是按人口分田让他们耕种,在乱世,粮食比黄金还重要。 忙的时候,陆长乐一直留意郑氏的反应,特别是郑芝豹的反应, 从柳如风用飞鸽传回来的消息,郑芝豹只是派了五千人回防泉州,他带着剩下的人在汀州府继续围剿三眼王, 三眼王效仿混天魔王许得功的做法,强行拉壮丁,不断扩充队伍, 郑芝豹的部下受过训练、装备齐全,战斗力明显占优,三眼王胜在人多,双方暂时处于一个均势, 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找自己麻烦。 陆长乐没高兴,让柳如风盯紧郑芝豹和泉州方面的动静, 以郑芝豹那暴戾的个性,发生这么大的事还能忍下来,说明这件事不简单, 他肯定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除了盯紧郑芝豹的动静,陆长乐让柳如风调查那十二路天王, 十二路贼匪临时结盟,竟然挡住郑芝豹亲自率领的大军,当中肯定有高人在整合或献计, 陆长乐一直念念不忘的李定国,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郑正蒲也给陆长乐一个好消息,在尤溪铁矿附近大约三里地的位置,发现一个铜矿, 刚开始时郑正蒲还以为挖到金矿,还兴奋了很久, 后来让经验丰富的老矿工试挖后,发现是一座铜矿,摸过矿带,蕴藏量很不错, 陆长乐想都不想,马上从苦工营抽了五百人给郑正蒲,用于开采铜矿, 为了安全起见,在杨璇的提议下,陆长乐把苦工营里的贼匪和郑家军混合, 防止他们抱团反抗。 陆长乐没等来郑芝豹报复的情报,反而等来火器工坊的消息, 就一句话,老周让陆长乐回火器工坊一趟,说有要事商议, 看到这句话,陆长乐心中一动,心里隐隐猜到什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