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八 入山造灵炉 (第2/2页)
习门槛儿。 灵魂方面,起码也得是灵念系的种子选手,才行。 他自己也是靠着突变觉醒前世记忆,相当于双魂融合,才够资格的。 而没有《归元诀》引导,一些细节步骤,就无法落实到位,且感觉模糊,强练很容易走火入魔。 说白了,就是有了手动改造躯壳的能力,但无论观察、还是动手能力都不到位,只能凭着隐约的感觉瞎几把改,很难不出错。 灵视就更是没办法传授了。 视觉神经异常丰富,改造难度更大,出差错会落下永久毛病,整瞎了都不稀奇。 基于此,周易只能是带李忠良一程,他找到灵气充裕的地方,然后让李忠良纳气周天。 周天循环,利于身体吸纳,同时也是为了练气。 这种练,有些像是用嘴将冰凉的水捂热,然后再吞下去,从而不至于刺激到胃。 而周易这次开辟的下丹田气海,则是‘炼’。 灵炉嘛,听名字就能猜出其特性。 具体过程,从李忠良的角度看,在搜集了足够的灵气之后,周易先是花费了一天多的时间,调整状态,然后才正式开始。 开始之后,周易的气势一下子攀升到让他都隐隐感到战栗的强度,随机便开始逐渐走低。 就仿佛是火炉里添了一炉子的柴,熊熊燃烧,炉膛都烧红了,热浪波动数米外都感觉的很清楚。 然后,炉温开始一点点的下降。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昼夜。 最后,李忠良都怀疑周易的皮囊炉膛里,只剩余热灰烬! 得亏他一早就被周易叮咛过,否则之前就忍不住出手了。 毕竟不光是气势全无,连生命体征也几近消失。 他心说:“这也太凶险了!” 而实际上,就连周易自己都暗呼:“好家伙!” 确实是出问题了。 而且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后继乏力! 消耗比周易预料中的要多出许多。 他事后总结,三个原因。 其一,不够熟练。好几次犯错,归根到底,念力不给力,就好比带着手套干细活儿。 第二,构建消耗远大于预期。他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归咎为躯壳版本低。他估计,如果升级到2.0,再开辟气海,就比较合适了。 最后,灵力不达标。这方面他一时半会儿没能摸到头绪。 感觉就是个悖论。 灵力要达标,周天循环不够,得靠灵炉‘炼’。 可没有灵炉,又如何炼? 功法缺失?又或灵炉开辟本就需要居高临下式的cao作环境? 连日来积蓄的不够用,幸亏他选择的是灵气最浓郁的地方,关键时刻紧急吸纳了一波,这才勉强将灵炉开辟出来了。 说实话,品质不是很好,瑕疵蛮多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理智一直在线,在灵力匮乏的情况下,他仍旧选择了一丝不苟的保框架。 这就好比建大厦钱不够,宁肯不挂墙面,也要保证混凝土框架使用的材料是优质的,绝不凑合。 这样,最后大厦虽然四处漏风,外墙都没做,看着磕碜,但这些都是能一点点补救的。 要是框架不合格,那后面就糟心了。 “师父,我没事,感谢师父这几天的护法。”周易对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的李忠良这样说。 李忠良这才长吁一口气,有些埋怨的道:“你再是聪明绝顶,这种试法的尝试,以后也少干,什么样的人品都经不住这么耗。” “是!这次是我想当然了!”周易诚恳道歉,屡教不改。 给李忠良的说法,采气吐纳、乃至周天式,都是通过吸纳资料,自我改良而获得的。 为了能将这个说法圆上,他还专门下功夫,找了些似是而非的文献资料什么的。 因此,在李忠良眼里,他这个徒弟,是在拿命趟路,赌运气的成分非常大。 他见周易应的诚恳,叹气道:“我知道,你其实没听进去。尝到了甜头嘛,就会想要更多。 但希望你能听一句老人言:成于斯,败于斯。夜路走的多了,终究会遇上鬼。真聪明的人懂得控制欲望,适可而止。” 周易点头,他承认李忠良说的是金玉良言,但修道法门,真特么的太有吸引力了。 且由于匮乏,以及没有正统传承,他差不多逮住一个就往自己身上糊,细细想来,没把自己玩死,确实有不浅的运气在里边。 清微山上的法门还好说,师承于此,算是一个体系的。 后边去了什么镇子、道馆的,若是再得法门,就得仔细研究是否适合自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