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上推演可控核聚变_第二章 阅卷老师有点懵【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阅卷老师有点懵【求收藏】 (第2/2页)

便宜些,十块钱吧。”老板回答。

    “我给你二十,得多谢谢你晚下班!”说完对着收款码扫去。

    然后响起清脆的到账声音,老板一脸茫然。

    回到家后,见老同学没有回复,忍不住又给京都大学一个同学发了过去。

    他当年也是想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无奈败给现实,当了高中物理教师,只不过他那两个同学兼好友在国内前两名的大学混得不错。

    不一会,京都大学的同学电话打了过来,那头很激动:

    “杨杰,你行啊,偷偷摸摸搞出了这些吓人的东西!”

    叫杨杰的老师知道非同小可,沉声说:“吴旭,这不是我写的,是今年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在理综卷子上写得。”

    电话那头的吴旭沉默片刻,有点不敢相信:“你确定是考生写得,你知道这些推导公式写得什么吗?”

    杨杰有点急了:“你明知道我大学毕业就当了教师,不像你跟尹启航在京大和华清都读到了博士,别跟我卖关子了,推导公式到底是什么?”

    那边吴旭声音有点颤抖:“里面有一部分能我能看懂,有相当一部分不太明白,但是我敢肯定,这是可控核聚变的推导过程!”

    “啊!”

    杨杰惊呼,他虽然做了物理老师,但是爱好和志向还在,没事时会关注一些前沿科技,如何不明白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

    “你没搞错吧,可控核聚变目前全世界都还只是在摸石头过河,甚至方案理论都没完善。”

    杨杰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不错,现在各国都在研究这项技术,还没有一个头绪。只不过这份推导过程中,我能看懂的部分,没有任何瑕疵,逻辑完全合理。”

    吴旭语气很肯定。

    “乖乖,这事情搞得有点复杂了。”

    杨杰自言自语:“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真是一个考生试卷上的。”

    吴旭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后说:“我们在这大惊小怪也没用,具体的可控核聚变我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吧,我马上询问一下我的导师,你等我的消息。”

    挂了电话,杨杰愣愣地出神,“可控核聚变”这几个字在他脑中徘徊。

    这项技术只要是个高中生,就能说出个一二,但是也紧紧是原理而已。

    可如果能用完整严密的公式和专业术语写出来,不是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人根本做不到!

    不过也有几种可能,第一,这个考生在网上找到的这项技术的论文,然后强记下来,在高考这种重要的考试中写出来,博取关注。

    第二,是某个研究这方面的人才,把这篇推导过程给了这位考生,目的和第一种一样。

    第三种可能,杨杰随即摇了摇头,感觉不可能,就是这位考生真的是这方面的天才!

    杨杰天马行空地想着,电话铃声响起来。

    “喂,尹启航,你跑哪去了,关键时候找不到你的人。”

    杨杰揶揄他几句。

    “老杨,啥事这么急?”电话里声音有点飘,显然喝醉了,“今晚跟市里几位领导吃饭,刚看到消息,别生气啊。”

    杨杰没心思跟他瞎扯,直接问道:“消息你看了吗?”

    “啊,我还没看,是不是又是恶搞的图片?”尹启航醉醺醺的。

    “你看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尹启航的声音响起来,嘴也不打飘了,反而有点激动:“老杨,这是你搞出来的,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此刻的杨杰不像刚开始那么激动:“这是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推导。”

    “不错,确实是,行啊老杨,你写的这些完全可以来华清做演讲了。”

    尹启航似乎也为自己的同学高兴。

    “真的?”杨杰再次试探,他知道尹启航是专业研究核物理的,比吴旭专业的多。

    “我骗你干什么,我大致看了一遍,你写得这些已经是国际可控核聚变能到达的最前沿,里面没有逻辑错误,而且还有一个比较新颖的思路,这个等核实之后就知道可不可行。”

    杨杰放下心来,不再忽悠他,把所有的事和盘托出。

    尹启航的反应和吴旭一样,甚至比吴旭还要激烈,因为越专业的人越清楚其中的难点。

    “老杨,实话告诉你,我这几年就是跟着院里的教授研究这个项目,这个理论推导代表的意义我最清楚,你先别透漏消息,等我回去拿给教授看看再回你的话。”

    挂了电话,杨杰久久不能睡觉。

    (看官老爷的收藏和推荐就是我最大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