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吾辈自强【求收藏、推荐】 (第1/2页)
空闲时他再次进入意识当中的那座未来科技馆。 这次他看到“可控核聚变”展柜上的亮光接近圆满。 上面出现一行字:“已完成80%。” 接着把手贴上去,无数知识信息钻入脑海。 “核聚变引擎。”陈和喃喃自语。 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下面就要考虑应用到实际。 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就是“烧开水”。 巨大的核聚变能量,应用到实际最常见的就是用水蒸气发电。 这点陈和倒不用cao心,只要聚变稳定进行,国内科技工作者有一百种方法能让它烧开水。 至于“核聚变引擎”,先暂时搁置一段时间。 几天的时间里,陈和没日没夜的工作,首先整理好资料提交上去。 其次是安排好接下来的工作,他要抽身离开一段时间。 这天一个电话打来,是陌生号码。 “喂,你是哪位?”陈和觉得奇怪,自己这个号码是新办,平时只有项目组的人知道。 “我是聂醒民的孙女。” 手里里传来聂暖玉的声音。 “爷爷生前最挂念的就是你这个项目,如果忙完了能来祭拜一下吗?” 陈和郑重说道:“我正要去一趟。” 来到京都市。 天空下着淅沥小雨。 到了灵堂前,聂醒民的遗体在冰棺中躺着。 灵堂上摆满了各届人士送来的画圈和挽联。 而灵堂外面堆满许多普通市民的白色花朵。 聂暖玉是聂醒民唯一的家属,氚着黑色制服,答谢前来的各届朋友同事。 陈和现在作为国内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专家,他来到京都市早有专门人员接待。 陈和送上花圈后,安慰了聂暖玉几句。 这时在一众人得簇拥下,走来一位老人。 陈和经常在电视和新闻上看到,是侯闻书。 侯闻书走过流程后,看到陈和,随即点头道:“聂老生前很看好你,不要让他失望!” 陈和重重点头。 这时他突然提出一个请求:“您是聂老的朋友,现在有聂老家属在场,我想替聂老扶棺,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聂暖玉投来感激的目光。 侯闻书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这句话的深层意思众人如何不理解,就是现今国内在科技贡献上,除了陈和,没人能比肩聂醒民。 由他扶棺,再合适不过! “聂老,一路走好。” 声音此起起伏,在雨中连绵不断。 聂醒民,一代科学巨匠,将一生奉献给祖国。 虽然生前遭到别有用心的人的摸黑,但公道自在人心! 遗体火化后葬于国家公墓,墓碑上没有一个字。 “爷爷嘱托我,碑文上的字让你给出,他说你知道的。” 聂暖玉红着眼对陈和说。 这也是他为何主动打电话给陈和的原因。 国家公墓背靠高山,正值八月,雨中氤氲浓重,远处苍山伏翠。 陈和突然想到聂老的那首词: 苍生无限事, 人间苦短长。 岂惧青山白骨葬, 万里赴国殇。 天地何茫茫, 正气堪浩荡。 吾辈视死心如钢, 覆手补穹苍。 聂老如今终于埋葬在青山之间。 陈和说:“碑文就刻上:吾辈自强!” 雨中,高低两柄伞,一座墓碑,一座青山。 …… 参加完葬礼,陈和接到江都市医院打来的电话,说他母亲的病情不太理想。 他与洪向前说明了情况,并且向朱振华汇报自己的去向。 朱振华不敢大意,连忙请示了上层,侯闻书作出指示。 第一:派出专门人员,秘密保证陈和的绝对安全,今后也都一样,不能让他离开视线范围! 第二:联系当地部门,妥善处理好陈和的家人。 第三:所有行动暂时不要让陈和知晓,以免他产生心理压力。 朱振华接到指示后,立刻派一辆专车护送陈和。 车辆奔向江都市。 一路上会发现有数辆不同地区牌照的车,总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专车。 在车上,陈和又检索一遍脑海中关于癌细胞治疗技术的知识。 有了可控核聚变的先例,他对于攻克癌症的技术并不担心。 只是对于母亲,一刻也不敢马虎。 在车上无聊,就翻看下手机。 不看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