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诺贝尔奖?【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启航一眼:“肯定是你出的主意。” “授称仪式随后上层会举办,这也是先让你知道,免得分心。还有一件事就是诺奖的事。” 宋博文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陈和沉默不语,过了半天才问了一句:“上层什么意思?” “上层的意思是让你自己决定,再过一个多月吧,去瑞国领奖,这可是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大事啊!” 杜仲海回答。 其实他想说,上层真正潜台词是,这样国宝级的人物,哪里敢放任他跑到国外去。 只不过考虑到年轻人第一次获得如此成就,只能先询问他的意思,以免打消了他的积极性。 陈和摇摇头:“可能这次我要让上层失望了。” 四人都不解陈和这句话的意思。 …… 第二天,陈和就被有关部门招过去,由华夏工程院和华夏科学院共同授予陈和为两院院士。 同时他成为了华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仪式结束后,与科技部门的朱振华见面,谈起诺奖颁奖的事。 三封领奖邀请函递到陈和手里。 陈和拿起精致的烫金纸,是华夏文,上面写着:尊敬的陈和先生,是您的卓越才能,完成了可控核聚变这项划时代的成就,这是人类掌握火种使用以来最伟大的科学事件!新的科技革命由此开始,人类文明之火由您点燃!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物理学奖。 尊敬的陈和先生,您的常温超导材料使得人类从此摆脱电阻的阻挡,能量的利用效率将会达到史无前例!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化学奖。 尊敬的陈和先生,您的妙手回春将挽留万千生命,癌症这个世纪难题在您让人叹为观止的cao作下,化为乌有。同时也为各种细菌病毒性疾病指明了突破方向,这是自消灭天花以来,人类与疾病斗争取得最伟大的胜利!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和冷笑一声:“诺奖评委会对于夸赞人的用词向来毫不吝啬。” 朱振华微微一愣:“你的意思是?” 陈和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满足,就去领奖!” 朱振华有些奇怪:“什么要求,你尽管说。” “就是重新颁发给聂醒民一个诺贝尔奖。” 陈和斩钉截铁。 朱振华有些为难,他也听说过当年聂老因为回国事件,拒绝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颁发给了另外一个人,这件事在当年还引起不小轰动。 朱振华无法做决定,送走陈和后连忙请示上层。 来到一间办公室内,侯闻书坐在里面,听完朱振华汇报工作,他笑着摇了摇头。 “没想到年纪轻轻,跟我那老朋友这么像!后继有人啊!” 朱振华仿佛明白了,试着询问:“您的意思是?” “就按他说的去做!”侯闻书一锤定音。 这件事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内心还是暗喜,陈和做出这个决定,反而省去他不少麻烦。 他本来打算如果陈和同意的话,会先做他的思想工作。 最后实在不行,就派一个人去替他领奖,就说陈和院士最近身体抱恙,不能亲自来参加颁奖典礼。 如果按照陈和现在的做法,大概率最后会跟诺奖评委会闹掰,这样最好。 闹得满城风雨,陈和的光环反而比获奖更加耀眼,试想一个敢跟诺奖评委会拉扯的人,那得牛到什么程度! 最重要的是,奖项都是虚名,技术在自己手中握着,不让陈和出去冒险才是王道。 第二天一条国家媒体的通告,引爆全网。 陈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众人为他取得的成就而震惊,也为拒绝领奖而感到惋惜。 夹杂着这些情绪,迅速在网上掀起该不该去领奖的讨论。 支持陈和的人说,我们华夏国总算硬气一回了,区区诺奖算什么,那点奖金还不够塞牙缝,我有实力得奖,但就不去领,就是玩! 反对者也有自己的观点,说科学无国界,获奖证明我国的科技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况且这次一下获得三个,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如果不领奖,实属可惜。 双方在网上做出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只是不见正主发声。 到最后有阴谋论者公然质疑,说这次是政治立场斗争延伸到科技界的表现,陈和是不是被什么人左右了! 事已至此,陈和不得不出面澄清。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说是科学无边界,可当初聂醒民获奖时,诺奖组织却成了政治的帮凶,这次无论是谁,只要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坚决不去领奖。 他的发声,使反对者和阴谋论者都闭上了嘴巴。 没错,科学无边界,可这群打着科学幌子的组织却无时无刻不是政治的附庸品。 国际上也对此事高度关注,诺奖评委会仿佛受到奇耻大辱,他们发话:“诺贝尔奖从来没有为一个去世的人颁发过!” 然后他们又另外评选出今年的诺奖获得者。 只是那几个人却表示不能领奖,给出的理由是:除了陈和,任何人没有资格获得此奖,如果他们贸然领奖,将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不是他们不愿意领,而是不敢去领! 诺奖评委会无奈,只得转头向华夏国求和,表示愿意为聂醒民事件道歉,但是奖项真的无法再为一个去世的人颁发。 陈和也不再与他们废话,直接向上层请示,在国内设立一个“醒民奖”,奖项面向全世界,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评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上层很快作出批示:“已提上日程!” 诺奖评委会这才意识到,他们遇到一个强硬难缠的对手,只是为时已晚,诺奖三项大奖落空,颜面扫地,公信力一落千丈。 国际评论无奈地感慨:“华夏国又出了一位聂醒民式的人物,他强硬到不可战胜!可怕的是他才十八岁,未来不可限量,华夏国在他的带领下,必将站在世界最前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