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的枫叶红了_第十一章 对簿公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对簿公堂 (第1/2页)

    煜王知道大理寺在查刘宗良的案子,暗地里帮了大理寺不少忙,否则大理寺还不可能那么快整理好案宗,而大理寺卿也在煜王暗中的帮助下,知道了刘宗良整日仗着自己的父亲是未来太子爷的得力助手去欺男霸女,但他现在还不敢去查三王爷,这可是皇子,没有皇上的示意,谁又有胆量去查呢。很快就到了上朝那一天,工部尚书看着大理寺卿拿着厚厚的一沓卷宗暗道不妙,而后又对三王爷坐视不管感到愤恨,自己帮着三王爷做了那么多,到如今自己的儿子都快要保不住了,他却只想着和丞相攀关系,真是看走眼!

    今日不一般,皇上很早就听说今日有涉及一品官员亲属犯事的案件,便将几个王爷都叫到朝廷上,学着处理一下如何整治朝臣以及朝臣家属。毕竟肯定是他们其中一个坐上自己这个位置的,就算没有坐到,也可以学学以后好辅佐将来当皇上的那位兄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平身。”“谢皇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在这个朝代,君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严苛,因此他们在上朝的时候皇帝坐在上面的龙裔俯视群臣,朝臣就在下面坐个小椅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大理寺卿才能将一大箱子的卷宗都搬到朝廷上,反正不用拿着,直接放在自己座位旁边就好了。

    刚上朝,大理寺卿并不着急,先等其他官员将基本信息说完后,他再参奏。朝臣们陆陆续续开始秉奏。户部官员先站起来说,“启奏皇上,本季税收已全部完成,经统计当中属聊城和嘉裕的税收最多,而辽州本季最少。”这时一位官员站起来接着奏,“皇上,辽州已经持续干旱两个月了,且不说税收,就是许多百姓的基本饮食都出现了问题。”听到这,又有一名官员坐不住了接着参奏,“皇上,辽州的旱情已经让当地官员去处理了,并也募捐了不少,都交到辽州了,按道理来说辽州的情况不应该那么差。”

    “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我办事不力吗?还是说我贪图了辽州的赈灾款。”“钱财已下发,人手也够,如果真的有去处理,怎么会到现在都没有处理好!”“你可知辽州大旱乃是百年难得一遇,你有钱,你有钱能买得到水让百姓去种庄稼,让百姓可以喝道干净的水吗!”“可是你能将钱财去买物资啊,怎么你就直接把金银都发下去了吗!”“辽州大旱两个月,前一个月以及将他们的存粮消耗殆尽了,后一个月还是靠着一点点的物资活下去的,就那么一点钱,能撑多久!再说了,辽州如果一直干旱下去,那我们又可以靠给钱给物资支撑他们多久呢!”

    “够了。”皇上在龙椅上烦躁的揉了揉太阳xue,每天上朝都要听不同的朝臣吵架,各有各的道理,天天把朝堂弄得和菜市场一样。“既然如此,就派人下去看看辽州如今的情况究竟如何吧,眼见为实,总要去看看才知道最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圣上英明。”

    随后那些朝臣又各自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总归没什么大的事情,大理寺卿看到这,也就知道该自己了。“陛下,臣有要事启奏。”随后将地上一箱子的卷宗放到朝堂中央打开,将其中一卷由公公呈给陛下,“陛下,前几日煜王将工部尚书的儿子刘宗良带到大理寺,说了一些他在凉州犯的案件,其中欺辱妇女的有十件,殴打百姓的有三十件,公然欺负百姓吃霸王餐以及四处搜刮民脂民膏的案件高达上百件,以下是卷宗,请陛下查看。”

    皇上打开其中一件卷宗,里面的每一行,每一个字都充斥着百姓对刘宗良的控诉,难以想象在如今这个时代,自己自认为是个好皇帝,可不曾想一个工部尚书的儿子却敢这样做,比自己的皇子还嚣张。气的皇上还没看完就将卷宗往工部尚书的脑袋砸去。“刘启江,看看你儿子做的好事!你就是这样当臣子的吗!你这个工部尚书可真是很大的官威啊,既然将我都不放在眼里!”

    工部尚书连忙颤颤巍巍的跪下,“圣上,是臣管教不严,臣不也不清楚这个逆子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不管圣上如何责罚逆子,臣都认可。”“不知道!你还敢说你不知道!你身为他老子你会不知道吗!这上面可是写了清清楚楚,他是怎么仗着自己是工部尚书的儿子去欺压百姓的!”

    “臣惶恐,臣的确不知,臣以为逆子就算再叛逆,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误会。”“陛下。”大理寺卿说,“臣有证人。”“哦?证人在何处?”“就在宫殿外,我让他们在那等候。”“传。”

    皇上身边的公公听到后,立马尖声道,“传刘宗良案子证人进殿!”工部尚书在一旁头也不敢抬起来,吓得直发抖。

    不一会儿,十一名证人被带了上来。“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你们就是证人?说说看,刘宗良是如何迫害你们的。”下面十一个人哪里有见过皇上,皇上现在的语气稍微严肃点他们都吓得瑟瑟发抖。

    “别怕,皇上问你们话呢,你们如实回答就是了。”大理寺卿对着百姓说。可那些百姓还是不敢开口,而其中的陈大娘稍稍抬起头望了一圈,看到煜王站在一旁,煜王看着陈大娘轻轻点了点头,示意陈大娘开口说话,陈大娘才敢抬起头说话。而这一切也被皇上和三王爷看在眼里。

    “皇上,民妇乃是柳州的一名村妇,丈夫去世得早,剩下一儿一女和自己相依为命,不曾想,不曾想。”陈大娘还没说完,想到自己儿子和女儿惨死,就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旁边的一名证人轻轻安抚着陈大娘,让她情绪稳定些。“不怕,你接着说,如今朕在这里,没有人会欺负你,但是如果你有一句谎话,那后果可不是你能承担的,诬陷朝廷一品官员的家属,罪过可不小。”

    “民妇知道,民妇所说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谎言,如果有半句撒谎,定叫我五雷轰顶。”陈大娘委屈的说到,接着又说,“那些人看我女儿生的貌美,就强行闯入我家,欺辱我家姑娘,我上前去阻挠,却被他们推翻在地,而我儿子回来看到这个场面,就和他们打了起来。不曾想这群丧心病狂的,竟将我儿活活打死,又将我姑娘带走。待寻到我家姑娘的时候,她不堪受辱已经跳河自尽了。”

    “胡说!我儿不可能看得上一介村姑。”工部尚书说,“陛下英明,我儿好歹也是在京城长大,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如果他真的想要美人,大可以迎她入门,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去青楼也是轻而易举的,怎么可能跑到柳州对一名村妇大动干戈呢?”

    “你!”陈大娘听完工部尚书的狡辩,气的直指工部尚书。也顾不得是不是在朝堂上,在天子面前,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够悲哀了,如今人没了,却连一个公道都没有,气的陈大娘就想上去打死他。

    其他证人连忙拉住陈大娘,怕她做傻事,也怕闹大了对他们都没有好处。“陛下,一人所说也许是谎言,可其他证人也都是柳州的百姓,他们对于刘宗良一行人的控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