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不同意,谢婉宁中毒 (第1/2页)
“你有什么话要与本殿说?”他冷声问道。 看吧?他果然连一个答案都不愿给自己。 “萧奕辞,不管你愿不愿意信我?但我还是想说,谢夫人之死。与我无关。”聂卿萦看着他,强颜欢笑道。 “你知道姨母是怎么死的吗?”他质问道。 随后从袖口掏出那把匕首:“此物,是本殿赠给你的。如今它……却成了杀害姨母的凶器。” “萧奕辞,一把匕首能证明什么?难道就因为它是我的东西,就要用它定罪于我吗?” “那人证,你也要否认吗?”他再次开口问道。 “呵……”聂卿萦冷笑一声。 萧奕辞一顿,继续道:“她不可能当着父皇和本殿的面说假话……” “倘若茉荷是谢婉宁的人,你也认为她不会说假话吗?”聂卿萦打断了他的话。 他思考良久,开口道:“谢婉宁不可能拿她娘的性命来陷害你。” “茉荷做了伪证!”聂卿萦继续道。“她被灭口了,尸首是从谢府后门被抬出来扔去乱葬岗的。” “想想看,茉荷为何会被灭口?”见他未曾回话。 她也替他回了。“因为谢婉宁怕事情败露,就没有机会以正当的理由处死我了!” “她真正想要,便是让我死。哪怕她已经知道凶手另有他人。” “不……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猜测而已,本殿了解谢婉宁,她绝对不可能拿自己亲人的性命胡乱行事。”萧奕辞反驳道。 “她是不能,可不代表他人不能!她不过是想顺水推舟,除了我罢了。” “你的意思是说,凶手另有其人?”他犹豫良久,终是说了句令她心中好受些的话。 “那本殿便去找谢婉宁问清楚。”话尽,便要朝外走去。 “没用的,她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又怎会让我好过?她定是做足了准备,总会找借口推脱。” “你想要如何?”他开口问道。 “我想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更想找出杀害谢夫人的真凶。” “父皇那里,没有证据,是不可能会松口的……”而她终究还是一个罪人。 “验尸。”她说出了那两个字。 萧奕辞一惊,直接拒绝:“不可能!” 她从未想过,他会拒绝得这么干脆…… “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唯独不能验尸……”萧奕辞脸色微变,开口道。 他不想自己的姨母死后尸体还要被人动,他只想让姨母安安稳稳地走过最后这几天。 “……”是啊!她早该预料到他会拒绝的,可自己还是想问出来。 “难道你更希望我因为这所谓的证据而死吗?”她开口问道。 “明眼之人,都看得出来,致命伤,是这把匕首造成的。如今姨母已死,你竟还想让人动她的遗体,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你怎能如此自私?”萧奕辞质问道。 聂卿萦一怔:“你竟是如此想我的?”所有人都可以说她是为了自己的罪责开脱,唯独他不可以! 她知他心中难过,所以便与他交谈了许久,可他直接一句话,说自己自私? 在他的眼里,她不过是一个杀害他姨母的凶手。 最终,她万念俱灰开口道:“你走吧……” 他终是连头也不愿回便离开了。 凤仪宫内。 苏嬷嬷将近几日发生的事都禀明给了谢皇后。 谢皇后斜靠在软榻上,按了按太阳xue。“你说……茉荷是从谢府被抬出去扔去乱葬岗的?” “娘娘,恐怕那贱婢已经把事情都给交代了。”苏嬷嬷担忧道。 “怕什么?以本宫对她的了解,她可巴不得本宫替她除去眼中钉rou中刺……”谢皇后冷笑道。 “奴婢只是担心嘉宁郡主她会深查谢夫人的死。” “也得看她有没有本事才好。明日早朝之后,本宫要听到皇上下令处死太子妃之事!” “娘娘放心,就算不用娘娘出手,朝中的众位大臣,毕竟与谢府有过深交。太子妃此次,在劫难逃……” “甚好。”她就要狠得下心,拔掉对她儿前途有影响的那根肋骨。 只有她儿无所牵制,他日与萧奕辞抗衡,才能占得先机。 早下地狱,晚下地狱都一样,不过都是早晚的事。 谢皇后心中暗道:聂卿萦,你放心,本宫不会让萧奕辞活得太久…… 她便勉勉强强做个好心人,让她能早日与萧奕辞团聚。 次日,晨。 金銮殿内。 众臣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高台上的皇帝大手一挥,开口道。 “想必近来宫中发生之事,众卿已有所耳闻。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皇帝率先开口道。 覃岷显率先走出行列,开口道:“皇上,太子妃在牢中,以刑罚责之,却也没有认下此罪。老臣认为此案甚有疑问。该重新彻查一遍!” 严宓不乐意了。站了出来,道:“皇上,太子妃迟迟不认罪,不过是为自己的罪责开脱。这可是命案,如今证据确凿,理应让其认罪伏法!” “皇上,先前太子妃所行所言,无不是被人看在眼里。太子妃行事稳妥,街坊百姓无不一一称赞,太子妃是活菩萨。且后来能不顾自身危险前往燕州救治百姓,扫除恶疫。”覃相卖力解释道。“” “试问,一个如此心怀大义之人,怎么可能去杀害无辜之人?臣认为此案另有隐情!” 皇帝觉得他二人各有各的理,更是为难了。 严宓反对道:“右相此言差异。这世上谁会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太子妃虽身份高贵,也曾做了不少好事。但此一时彼一时,这夜宸律法可未曾规定,身份高贵之人即使犯错便可免去死罪。” “何况天子犯法还得与庶民同罪,太子妃亦是如此。杀害一品诰命夫人,这全然是不将圣上放在眼里,一个异国公主,胆敢藐视皇权?” “老臣认为,皇上应秉公处理,以扬夜宸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