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官场风评,宝钗误会 (第2/2页)
需要的伙计人手,还从矿场、官府修建水利等地方想办法,多方安置流民。 京城那么多的流民,硬是让他有条不紊的全都安置下去了,基本上没闹出什么大的波动和群体事件,这就是能力,也是政绩。 再说兵马司改革之事,这也是个极为敏感的问题。 这些年来,兵马司几乎都沦为杂役了,被各衙门随意使唤。 但贾芸一上台,就将兵马司内部管理梳理了一遍,将职责划分清楚,淘汰老弱,又给予皇帝妃子的父亲兄弟那些副指挥实职,让他们去对付各个衙门。 等等手段下去,贾芸轻易就将兵马司掌控了不说,还让兵马司脱离了苦海,真正恢复了昔日的职权和荣耀。 也正因为有了兵马司的改革成功,所以隆泰帝才敢放心大胆的将巡捕营的整顿和扩编交给贾芸去办,这是真正的简在帝心。 所以,贾芸作为御史,没去弹劾别人,非但没人说他不对,反而他就不应该随便去弹劾。 毕竟,看这个情形,贾芸也是隆泰帝的心腹了。 真要弹劾官员,很大可能一弹一个准,没人想没事儿找事儿,沾惹晦气。 “隆泰手下都是些狠角色,前有林如海,在江南抄家灭族,几十个家族说没就没了,金银珠宝往内库拉了几十近百船。” “如今又来了个贾芸,看他的处事风格,干脆利索,目的性强,大巧若拙,却又面面俱到,又是个不输林如海的能臣……” 有其他派系的官员溜班,站在茶楼上,看到贾芸从马车上下来,窃窃私语道。 “林如海先不说,虽说在南边有了建术,却也是险象环生,但眼前的这个贾芸却有些让人看不明白。” “你看他做的这些事,每件都颇为棘手,偏他就能找对路子,轻易的就将事儿办了,还没闹出什么太大的风波,这就有些可怕了。” “还真是这样,比如前段时间好些家的店铺被封了,开始有人上跳下窜,偏偏第二天这些人就乖乖的去缴了罚银,并全力配合兵马整改后,才重新开业的。” “还有兵马司和巡捕营淘汰了不少老弱,也有一些仗着资历四处奔走,多方串连,反对此事。” “后来那些人全被拉去服徭役了,好处没捞着,反而还要受苦,何苦来哉?” “这事儿办得有些不地道啊,那些老弱被辞退后,生活没了来源,就只能等死吗?” “这你又想差了,贾芸并没有不管那些被辞退的老弱,只要是没闹事儿的,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开玩笑,他连京城那么多流民都安置好了,一些个士兵还安置不了?之所以要将那些跳得欢的拉去服徭役,不外乎是立威罢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多着呢。” “这么说来,这贾芸还真有些手段啊,这才多久,就做了那么多的事儿,偏偏又像春风般润物无声,难怪他能成为隆泰的心腹之臣。” “呵呵,那是当然,要是没本事,哪能入隆泰这个眼高于顶的皇上法眼?” “……” 街上。 虽然离得远,但因为贾芸察觉出有人在说他的名字,于是便听了几耳朵。 他暗自笑笑,说实话,办事的时候,他真没想那么多,如今倒好,他的一举一动,就富有了含义。 对此,贾芸也只是当乐子听了,并不会因此骄傲自满。 因为他清楚,自己两世为人,真正做官也才差不多一年,经验欠缺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很少参与到朝廷争斗当中去,就是怕被人利用了。 再者说,只要别人不惹他,他也不会随便招惹别人,因为就算将其他官员拉下台了,他也得不到好处,反倒会惹上一身sao,倒不如安下心来,做几件实事。 显然,他的这个态度是对的,今天隆泰帝微服视察军营,就是个很好的信号。 加上皇上泄露明年恩科殿试的考题,无不说明隆泰对他的看重,希望他早些获取进士功名,将来才有资格独挡一面、独震一方。 回到家,袭人带着香菱几个丫头,备了热水,让贾芸沐浴更衣,洗去了一身的暑气。 穿了身宽松的衣服,贾芸来到茶室喝茶休息,茶室角落里放了无数盆冰块,格外凉爽,让人舒坦。 很快,薛宝钗、林黛玉、秦可卿、媚人等女过来了。 “今儿夫君怎么回来这么早,是出了什么事吗?”薛宝钗担忧道。 其他几个女人,也都神色紧张。 贾芸笑着摇头道:“胡乱猜测,没有的事儿,今儿陪同皇上视察了城外的军营,所以就回来的早些!” 几女闻言,都松了口气。 薛宝钗含笑道:“是奴家想差了……” ps:第三更奉上,晚上还有一更,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