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衣带诏到了 (第2/3页)
,特来向使君请辞。” “我知道了。” 刘表点点头,说道:“不过恐怕今日你想走,没那么简单啊。” 沉晨笑道:“他们不过是一些腐儒罢了,除了会耍嘴皮子以外,又能做什么呢?如何拦得住我?” 刘表苦笑道:“这些人可不是善与之辈,里面有些人的名望连我都轻易招惹,真惹怒了他们,你今后的名望恐怕是臭不可闻了。” 实际上那些人虽然跟沉晨立场不同,但也没有用什么下作手段,比如到处宣扬沉晨的名声,把他的名声搞臭。 作为大儒名士来说,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尊严和道德水准。只是因为把曹cao认为是匡君辅国的忠臣,这才和沉晨闹得不愉快。 因此以他们这些人的名望和在士林的影响力,真联合起来一起搞臭沉晨的名声,怕是连司马徽和庞德公帮忙都没有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是讲武德了。 不过沉晨却很清楚,这些人哪怕道德品质不错,但终究是不会体恤仁爱百姓的士族,与自己有本质区别,所以即便是他们讲武德,自己也不能认同他们。 沉晨沉声道:“汉室颓倾,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世人愚钝,却是不知道天子在曹cao手中只是发号施令的器具罢了,如今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拯救汉室江山。” 刘表摇摇头道:“荆南张羡叛乱,江夏孙策来袭,我亦无能为力。” “嗯。” 沉晨拱手道:“所以我才愿意为使君分忧,若是将来天子不测,遭了曹cao毒手,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了。”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刘表听了这话,顿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沉晨,这小子怕是在暗示他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表态度其实还算暧昧,历史上他是在平定张羡,且由于衣带诏使得不少士人对曹cao失望之后,才祭祀天地,出门比拟君王,言行不轨,有称帝之意。 但还没有平定张羡之前,即便现在实力大涨,也不敢有所动作,所以面对沉晨的暗示,他只是摆摆手道:“这些话就不要乱说了,会让人误会。” “唯。” 沉晨瞥了眼刘表的脸色,心里不以为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接近午时,成奇来报:“明公,诸位大贤都来了。” “走吧。” 刘表站起身,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腿脚,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也该去见见这些大贤了。” 他双手背负在后,第一个走了出去。 世人都知道荆州士人多心向朝廷,刘表又何尝不知道这点? 这些所谓大儒名士,在曹cao奉迎天子之后,给他上书劝他归附曹cao的又少了吗? 所以刘表很清楚,这些人针对的其实不是沉晨,而是他。 不过是祸躲不过,他们的名望确实很强大,其中甚至有好几位是刘表曾经想征辟为太守级的大儒,比如刘巴、王俊、颖容等等。 但正因为对方的名望强大,如果避而不见,反而惹人生疑。 因此刘表也必须保持好这个暧昧的态度,既不能让世人知道他称帝的野心,也不能让人以为他软弱无能。 而跟在刘表身后的沉晨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是在想。 这次试探,果然试探出了问题。 刘表确实野心很大呀。 出了后院,一路到了前厅,此刻蒯越已经招呼着诸多大儒名士进入厅内。 蔡冒被刘表派去镇压张羡去了,蒯越则被召回来留守襄阳。 由于他也是荆州名士,接待工作自然由他来做。 随着成奇出来一声“刘使君到”,刘表缓缓走入厅中,诸多名士大儒也就站起身,向他行礼:“见过刘使君。” 虽然这些名士大儒声望很大,但刘表也不弱。 三国演义把他评价为“八俊”,正史上他是八及中第七位,按照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排名,他在士林里的声望排在这三十五个人当中的正数第二十六,倒数第十。 所以荆州名士虽然对刘表不主动勤王,不依附朝廷,割据地方的主动颇有微词,可碍于他在士林当中的名望,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规劝。 要是换了别人,在衣带诏之前,你要是不依附朝廷,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比如袁绍就被很多名士骂为国贼。 刘表进入厅内,走到主位之上,环视众人一圈,才说道:“诸位请坐。” 诸多名士就继续坐下。 厅内除了蒯越以外,还有蒯良以及刘先、邓洪、文颖等另外几个亲信从事。 沉晨的位置则在最下面,与邓洪几乎都快坐在门口处。 等到大家都坐下之后,刘表才说道:“今日诸位大贤一同上书,都要来见我,不知道是何事呀。” 王俊早年与曹cao有旧,最着急上火,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使君,我听闻治世之道便是忠孝与仁义之道,这是真的吗?” 刘表皱眉,这里都是饱读经义的大儒名士,还问这种问题,是在羞辱谁吗? 但他还是有涵养,说道:“自然。” 王俊就说道:“昔年商王无道,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却要阻拦他们,这个道理是对的吗?” 刘表脸色不是很好看,强忍着说道:“是对的。” 汉朝以忠孝和儒家的经义立世,虽然武王伐纣是纣王无道,但因为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对伯夷和叔齐都极为推崇,连姜子牙都认为他们是圣贤,所以只要是儒家弟子,就不可能贬低他们二人。 王俊便问道:“那我想问使君,当今天子,是否无道?” 刘表咬牙道:“天子爱民,世人皆知。” 当年关中大旱,李傕郭汜等军阀不关百姓死活,刘协不忍生民艰难,于是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王俊就环顾一周说道:“当今天子至仁至善,乃是明君天授,四方景仰。可是却有人要兴兵攻打朝廷,以无道伐有道,以无德讨有德。诸位说说,这个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自然没有这样的道理。” “子文公之言,当真是微言大义也!” “不错,我辈士人,当忠君爱国,岂能做乱臣贼子?” 诸位名士说的时候,眼神都看向沉晨,他们在说谁,自然不言而喻。 刘表现在压力也很大。 他历史上有称帝之意,可最终没有称帝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存在导致。 因为他们说的是实话,也是最正确的话。 汉末诸侯遍地,可是得不到世家大族支持的诸侯能有几个有好下场? 就连袁绍都得嘴上说着奉迎天子,攻击曹cao的时候,刚开始十分犹豫,一直到衣带诏事件后,才有理由讨伐曹cao。 所以你嘴里不谈忠君爱国,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刘表现在就是被他们指着鼻子内涵。 可他又不能反驳。 因此只能缄默其口,目光注视沉晨。 沉晨缓缓起身,说道:“我想问子文公,谁在兴兵攻打朝廷?” “呵。” 王俊当时被他逗笑了,冷笑道:“贼子是谁,不言而喻。” 沉晨一脸纳闷道:“袁绍讨伐的是曹cao,我讨伐的也是曹cao,这跟天子有什么关系吗?难道在子文公眼中,曹cao才是天子?” “大胆!” 王俊那暴脾气,当即抽剑道:“小贼安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难道不是子文公的意思吗?” 沉晨怡然不惧,也抽出剑来,冷笑道:“子文公说我讨伐曹cao,就是在攻击朝廷,把曹cao比作是国家社稷,我看子文公才是大逆不道吧。” “蹭蹭蹭!” 汉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