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备遗信(大结局) (第1/2页)
建兴元年大年三十,刘禅在洛阳皇宫里举行了大型宴会,邀请满朝文武聚集。 如今才刚刚平定天下一个多月,全国都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如洛阳人口问题,首都迁徙问题,各地农业推广,全国人口普查等等。 但现在总有个好的开始,国家大事也需要时间来沉淀。 刘禅打算明天在南郊祭祀,然后开始用明年一整年的时间,对所有问题进行处理。 数百名文武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卷参与宴会,还有匈奴单于,前汉宗室,四方使者等等,呼呼啦啦上千号人,齐聚北宫,热热闹闹过个新年。 建兴二年,公元229年也如期而至。 翌日上午清晨,浩浩荡荡的车队就从洛阳出发,一路至南郊。 汉代天子祭祀的地方一般在城南,城南有明堂、辟雍,自西汉以来,就是汉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 所以后世汉人子孙会把自己房子的正屋叫做明堂,也称明间或者堂屋。 堂屋正对着大门的正中最里常设神龛和祖先神位,用作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攘鬼避凶之地。 这个传统便是从汉时流传下来。 只不过董卓焚烧洛阳之后,明堂和辟雍就毁于战火当中,新的明堂还未建立,所以只能把场地放在西圭苑的南郊郊外。 南郊此时早就建立起祭坛,虽然上午时分天气不是太好,有些阴沉沉,但没有下雨,温度也不是特别寒冷,在北风当中浩浩荡荡数千人向着郊外而去。 原本洛阳南郊也并非一片荒芜,有大量的乡亭村庄,还有皇家园林。可现在却是一片残垣断壁之地,周围没有人烟,尽显破败。 在西圭苑园林有大片广袤草场,此刻摆上了祭坛,周围数千禁卫军站立,如今已是司隶校尉,负责整个洛阳卫队的陈到严肃地跟在刘禅身边,保护着天子安全。 到达祭坛之后,刘禅登上高台,先是按照流程祭祀了天地,摆上了刘邦、刘秀和刘备的灵位,再祭祀祖宗,向先祖禀报自己如今的成绩。 一系列的流程足足一个多时辰,刘禅、太常卿,乃至诸葛亮、关羽、沉晨等人都要上台轮番祷告。 百官们也有各式各样的礼仪,除了站位秩序之外,还要三叩九拜。 汉朝不兴跪拜礼,但他们拜的不是皇帝,而是天地和祖宗。因为就连刘禅也要几次磕头行礼。 等到好不容易结束,最后太常卿将所有用于祷告的文书烧掉,随着青烟鸟鸟直上云霄,仿佛地上的事情,天上的列祖列宗都已经知晓。 诸葛亮抬起头看着云烟,轻声说道:“晓卿。” “嗯?” “你说先帝会知道吗?” “大抵是不会了。” “嗯,你说过人死而无灵,死便是死了。” “但至少先帝临终前,相信我们能够一统天下,完成他的夙愿。” “是了。” “努力干吧,先帝的夙愿我们也才完成了一半,甚至这一半还有些许残缺。” 沉晨看向东北方向。 刘备有两个遗愿,一个是一统天下,恢复大汉江山。 另外一个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让天底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现在也才完成了前一个,甚至这个遗愿还有辽东没有收复。 所以他们脚下的道路还很遥远。 不过也快了。 辽东那边公孙渊只是距离远,没有那么快收到曹魏覆灭等消息。 如果他收到了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做出抉择。 战就死,降的话还能给个封侯,至少余生还能享受一下,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这样大汉彻底再次统一,先恢复国力再取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发展贸易,大汉很快就能再次屹立世界之巅。 上午隅中末刻祭祀结束,晌午的时候,群臣就转道去了太庙。 刘备的庙号在前几天就经过诸葛亮、沉晨、关羽、张飞以及三省部台的商议,确定为汉中祖,这个庙号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 在他刚驾崩的时候没有确定,是因为当时天下未定,需要一段时间来对他的功绩进行沉淀。 但此刻天下大定,大汉中兴已成定居,所以汉中祖势在必行。 如今中祖庙宇已经修建起来。 刘备在襄阳立大汉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庙宇,供奉高祖庙系和世祖庙系。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获得法统。 如今刘备去世,刘禅在洛阳原本的太庙基础上,重新修建里第三座庙宇。 不同于高祖庙和世祖庙里历代西汉与东汉皇帝灵位,中祖庙里空荡荡的,建在原来明堂所在的东北方向,南宫的正南方,开阳门外。 三座庙宇祠堂并排在一起,刘备世系这才第二代,但按照他的遗嘱,里面除了是个祠堂以外,外面还建了一座庄园。 庄园中移植了几株桃树,据说是刘禅上个月特意派人从附近山里挖来,其余还有一些桃树苗种着。 因是大年初一,正月时分,桃树没有开花结果,只有几片早春刚长出来的绿叶,孤零零地挂在枝桠,随着徐徐吹来的北风,轻轻地摇曳。 刘禅等人进了庭园,穿过这些满庭尚未长大或开花结果的桃树,来到了祠堂前。祠堂内除了一些祭祀用品以外,上面的灵位架上空空如也,只有刘备一个人的灵位。 “先帝!” 众人进入庙宇内,齐齐弯腰拱手行礼。 刘备的墓地并不在洛阳。 当初他在襄阳病逝,便安葬在了襄阳南山的昭烈陵,史称惠陵。 原本刘禅想过要迁徙墓葬回北方,至少要回到洛阳。 但在群臣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荆州是刘备的龙兴之地,二来迁徙墓葬耗费巨大,不能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消耗无度。 不过太庙也往往被看作是祖先魂灵寄托之所,因而到这里如见先帝。 刘禅进来之后,太常卿等祭祀官员就先让他按照礼仪跪拜,然后祷告祭祀,众臣上了香火,一系列流程繁琐冗长,却无一人嫌辛苦。 因为汉时祭祀是庄严肃穆的,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天地,都是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无人会摒弃,也无人敢摒弃。 又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群臣就只吃了早饭,两场祭祀下来饿得饥肠辘辘,有些人甚至已经站都站不稳。 刘禅体恤老臣,也没有继续拖延祭祀,很快结束了祭祀之后,就下令祭祀结束,大家各自回去。 毕竟是新年初一,大家都想回家团圆过年,就没必要再折磨大家了。 群臣们便纷纷散去,唯有沉晨、诸葛亮、关羽、张飞、徐庶、庞统六人被刘禅叫住,众人在祠堂门口站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