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沉船案 (第2/2页)
后,黄易帐里的光还一直亮着。 就在韩松走后不久,黄易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召来值守的卫兵,吩咐了几句话,卫兵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一炷香之后,卫兵返回,带回了一个人。 “苍山营军功记录官,李云,参加大人!” 帐内,记录官对着黄易躬身一礼。作为苍山营的记录官,李云受苍山营和军功处的双重节制,韩松和黄易都是他的上司,尤其是后者,更是他的老领导了。 “几年不见,你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了。”黄易轻捻长须,悠悠说道。 “这都仰仗大人的栽培。”李云神色恭敬道。他是军功处出来的,说仰仗对方一点都不为过。 “为了这次视察,你这几天累得够呛吧?”黄易寒暄道。 “这几天确实有些忙碌,”李云苦笑了一声,“好在一切顺利,没耽误巨门大人的视察。” “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黄易点了点头,接着话锋一转,“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果然是有任务……李云站直了身子,等着主司大人发话。 “学宫名额宣布在即,苍山营年满十八之人的军功,你都统计了吗?”黄易问道。 听到这话,李云面露恍然之色,原来黄易叫他来是为了学宫名额的事。 “大致统计过了,目前军功最突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韩良驹,另一个叫苏晨,是罪民营的人。” 白天巨门祭司点过韩良驹的名,黄易当时就在大帐中,所以李云没有介绍前者,只介绍了苏晨。 听完李云的回答,黄易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半晌后说道:“明天,明天一早我要看到这二人最终的军功核定。” “明天一早?”李云愣了愣,“时间……时间恐怕有些仓促。” 黄易皱起了眉头,“这二人的军功,不用统计都知道结果,韩良驹这次俘虏了一个敌军千户,那个叫苏晨的罪民,拿什么和他比?” 对于黄易的反应,李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今天在会上,巨门祭司刚刚表扬过韩良驹,黄易看好他是很自然的事。 真正让李云觉得奇怪的,是今天巨门祭司在会上,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提起过罪民营。 交给韩松的卷宗上,罪民营的功劳写的清清楚楚。李云相信,如果黄易在会上听了罪民营的战绩,此刻的态度肯定会完全不一样。 想到这里,李云躬身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战,罪民营也立下了大功。” “大功?”黄易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这声冷笑,在李云看来,无非是黄易对罪民营的不屑,这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没什么好奇怪的,于是继续说道:“在赤虎岭,罪民营杀敌一百零五人。” “这就是你说的大功?”黄易淡淡道,“此役有好几只部队,斩杀的敌人都远不止一百零五人。” “不止如此。”李云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这一百零五人中,有敌军一个完整的长枪军阵。” 作为军功处的主司,黄易肯定知道一个完整的长枪军阵意味着什么。李云本以为对方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表现出极大的震惊,可他抬起头,却惊讶的发现,这位上司的反应居然比他预料的要平静许多。 “赤甲军特制的长枪,属下已经亲自查验过了。”李云以为黄易是不相信他说的话,于是又补充道, “总共九十把,此刻就在苍山营的仓库。罪民营就击溃敌方枪阵,首功者是苏晨,属下确认无误。” 那九十把长枪,就是无可辩驳的证据,李云觉得自己这么说,黄易应该不会再怀疑了。 “我知道了。”黄易点点头,“还是按我刚才说的,明天一早,把韩良驹和苏晨的军功评定交给我。” 没想到上司的反应还是这么平淡,李云一时愣住了。 “离天亮没多久了,快回去准备吧。”黄易挥挥手,示意今晚的对话到此为止。 眼见上司发话,李云只能压下心头的疑惑,躬身一礼之后准备告退。但才刚迈出一步,又转过身来。 “还有事?”黄易抬了抬眉。 听出他的语气中的不耐,李云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恭敬的递了过去,“这是苏晨写的军报。” “上面写了什么?”黄易问道。 “这……”李云神色有些怪异。 “没事,我知道了,你去吧。” 黄易如无其事的摆摆手,心中却暗骂自己糊涂,竟然忘了军报是直接交军功处审核,各营的记录官只负责转呈,不负责审阅。 将折子放在桌上,李云最后躬身一礼,退出了营帐。 时间已经快到午夜,宽大的帐篷里只剩黄易一个人。他坐在椅子上,没有理会那份军报,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西境的那场大汉,旱灾下的饥民,尘封许久的记忆开始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苏晨……” 他蹙着眉头,开始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中透着一股笃定的恨意,却忘了自己连见都没见过对方。 半晌后,他猛的睁眼,苍老的双目迸发出凛冽的寒光, “有老夫在,这个名额你休想染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