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血祸_第三十一章 后人脑中一句话,前人辛苦两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后人脑中一句话,前人辛苦两千年 (第2/2页)

“嗯……听不清。”

    人群正义论着,苏晨突然猛的睁开眼,没有任何迟疑,一把抄起了桌上的毛笔。

    看到他终于动笔,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涌了过去。

    等了这么久,大家的好奇心都蓄积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写成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大家只是想赶紧看看他究竟要写什么。

    第一个跑到苏晨面前的是叶樱,她紧张的看着桌上的纸张,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用兵的原则,要让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才是上策。

    叶樱眨了眨眼睛,第一句话没毛病。

    苏晨下笔如风,继续写道,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营为上,破营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看到这里,叶樱眼神微微一亮。

    这几句的意思都和第一句差不多。不管敌人是一个“军”、一个“营”还是一个“伍”,让敌人不战而降才是上策。但前后几句连在一起,妙就妙在一连串的排比增强了气势,让文章的文采顿时增色不少。

    除了叶樱,旁边的将领们也是神色微变。

    内容太短,暂时还不好做评判,但起码能证明这个罪民在写兵法策论时,并不是一点章法都没有。

    众人正等着他继续写下去,苏晨却突然停下了笔。

    “怎么不写了?”有人催促道。

    没理会那人,苏晨看着自己写就的内容,皱起了眉头。

    字太丑了,是要被老师扣卷面分的。看着杂乱的卷面,学生时代的恐惧不禁涌上心头。

    管不了这么多了,毛笔字太难,罪民营里又没机会练书法,能写成这样都不错了。

    苏晨双目一凝,抛开杂念,提笔写下了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苏晨桌前,一众军官愣在了原地。

    “不战而屈人之兵……”军官们,尤其是擅长写作的文职官员,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眼中竟然开始有精芒闪动。

    看到将领们的反应,苏晨显得有些惊讶。

    前一世,虽然没多少人正经看过孙子兵法,可但凡上过学的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所以他没想到,这句话居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但很快,他的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前世的语文课堂上,每一篇课文,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正是接触了太多的经典,反而让他无意识的忽略了经典的分量。

    后人脑中一句话,前人辛苦两千年,他一学期背诵过的名句,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之中,前后跨越了恐怕千年都不止。

    前一世,随着教育的普及,是个人都能说出三两条名句,渐渐的,在很多人眼中,这些名句似乎已经成了烂大街的口头禅。

    但仔细想想,

    孔孟之前,世间哪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老庄之前,世间哪有“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

    孙武之前,世间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

    纵然有人领悟到了相似的意境,可除了这些先贤,谁能在一片混沌之中,将一闪而过的灵感用笔墨固定下来,变成千百年后所有人都能读懂的至简大道?

    想到这里,苏晨终于理解了一众将领们脸上的震惊。不是他们没见过世面,而是自己太狂了,狂得没边,把老祖宗的智慧都当成理所当然了。

    今天这场比试,他拿出的可是兵圣孙武的名篇,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句话,震撼这满营军官,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想到这里,苏晨深吸了一口气,目露清光,字虽然还是那个字,但落笔之间,周身散发的气息却变得愈发稳重起来。

    一瞬间,苏晨身上突然多出了一种气势,一种睥睨在场所有人的额气势。

    孙武,字长卿,生于春秋,齐国乐安人……苏晨脑海中回忆着孙子的生平,眼中的清光愈发强盛。

    他没有把自己当做孙武,这么意yin的事情他干不出来,此刻的他,只是想用这篇“谋攻”向在场的所有军官,特别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巨门祭司证明,黑湮军是有些本事,但你们有什么好狂的?

    与自己前一世的那位华夏兵圣相比,你们,根本都不够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