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碧簪配佳人 (第1/2页)
“公子,今天就是拆掉麻布的日子了,这是我在成衣铺给你买的,感觉应该会合身的。” 小药童稚嫩的声音响起。 这是许愿在这里借住的第七天,常人需要至少好几个月才能恢复的伤到他这七天便几乎痊愈。 对计大夫和小药童也渐渐熟悉了起来,也旁听侧敲地了解了许多这边的习俗以及礼仪。 垂溪县隶属大安的南丰府,大安分九府,只是一个偏远小国。 而垂溪县背靠大江,因此得垂溪之名。 计大夫仁心仁术,看病的百姓时常夸赞,许愿也看得出他医者仁心。 而小药童是孤儿,随计大夫姓,单名一个仁,唤为计仁。 就单纯的是一个,愚蠢的垂髫童。 而许愿也在此暂时借住了下来,代价就是每到时间须与计垣生一同上山帮忙采药。 “小仁,麻烦帮我烧点热水。”许愿空灵的声音响起。 “说过多少遍了,叫我计仁,不要叫我小人!” 计仁狠狠的跺了跺脚,气急败坏。 许愿看着眼前的青衣,把玩着手里的发簪。 没有上好的丝绸,里里外外透露着简朴,胜在洁净。 发簪是木制的,其中透着些橘黄。 许愿进入房中,解下一个又一个的布节,而后冲洗干净。 穿上白色的内装,换上一袭青衣,简单的束了一个半披散的发髻,双鬓垂落下了几缕发丝。 铜镜前的他气质出尘,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了几分文雅之气,眉目如画,相貌堂堂。 君子端方,闻郎如玉。 告别了计大夫与计仁,许愿正前往计大夫口中张二柱的家中方向。 走在街上,街道上是茶楼,当铺,酒馆与作坊。街道后边的是小巷,小巷两边是古朴而破旧的长满青苔的临**民院落的院墙。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破晓的朝阳余晖淡淡的洒落在楼台飞檐上,给眼前这平静的垂溪县增添了几分朦胧与安宁。 许愿慢行在大街上,享受着这份宁静。 他走到一个车摊前,附近是形形色色的杂货摊。 “好俊的小哥,看看首饰,买个给令内吧。” 车摊店家一脸笑眯眯。 “店家,有没有小巧精致一点的?” 许愿随手拿起几只发簪,细细的观摩。 店家陪笑道:“小哥,我这儿昨天刚进的碧簪,配上佳人当许一等呢。” 说着在后面的小箱子里一阵翻索,拿出了一只碧绿的簪子,整体为青竹所雕,簪上有着竹叶的纹路与些许流线。 许愿眼睛一亮,说道:“店家,就要这个了。” “嘿嘿嘿,小哥不仅长得好,眼光也好。” 许愿被这突如其来的马屁拍得很是舒坦。 这店家…瞎说什么大实话。 “小哥,这碧簪是三十钱。” 说罢一脸笑嘻嘻的捧着手到许愿面前。 许愿当时一愣,从计垣生那借来的五十文瞬间就不香了… 但看到店家笑嘻嘻的脸与眼前捧着的双手。 心一横,牙一咬,从里衣里拿出了三十钱轻轻的放在店家的手里。 转身从容离去,仿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小哥慢走,下次再来啊。”店家在背后喊道。 许愿嘴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心却在默默的滴血。 嘴上笑嘻嘻,心里… 买这只碧簪并不是为了给哪家姑娘,而是听小药童说张二柱家的闺女长得花容月貌,是犬山县最美之人,去感谢人家总不能空手去。 没错,就是这样。 他慢慢的在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周围的店铺。 居民巷里,张家。 小院落。 “这种东西俺也不会写啊,你一会喊喊小妹给问问看。”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憨憨的说道,那黝黑的脸庞满是疑惑,手里正拿着刀给山鸡放血。 “这要去请先生的话不得又花钱?出个货怎么这么麻烦啊你?” 一个妇女坐在木凳上,双手不停地忙活着,脚下是一堆豆皮,苦着个脸,有些抱怨的道。 “脑子不知道装的什么,一天天的,隔壁老刘都喊你憨子了。” 妇女起身,扫了扫地上的豆皮,抱着篮子朝着屋内走去。 “杀好了拿进来我好做饭,囡囡饿了。” 声音从屋内传出。 “娘子放心,很快就来咯。” 壮汉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容。 片刻后。 老旧的木门传来梆梆的敲击声。 “谁呀,门没关,进来吧。” “嘎吱…” 木门被缓缓推开,只见那门外站着的是一个清秀的少年郎。 壮汉一看来人,歪了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