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进京 (第1/2页)
“听说没有?大伯家的那个要来京师了!” “啊!你听谁说的?” “嗨!都传遍了,爷爷正召集叔伯们议事呢,连姑姑都回来了。” 大房家的进京的消息在小辈中炸开了锅。书房里,苏正河难得端着一杯茶,嘴角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喜悦。下首他两个儿子一言不发,端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只有久不归宁的小妹苏婕显得颇为兴奋。 苏婕在家中排行老幺,性子最急,眼见半天都无人开腔,率先说道: “爹,大哥这二十年来与家中联络甚少,这次卿儿进京,想来是和朝廷举孝廉有关。既然卿儿来了,您看前次议定的事情是不是重新......” 苏正河放下茶杯,摸了摸胡须正要开口,左手边的老二苏永显得有些焦急,他面带微怒,朝着苏婕说道: “小妹,爹爹议定了的事情莫非还能更改不成?莫不是你想着为你家那个分一杯羹吧?李家的天潢贵胄用得着来抢我苏家的?” 老三苏宁看了一眼二哥,心中不禁一声叹息。这两兄弟向来穿一条裤子,再加上苏宁没有儿子,所以这次推举孝廉的事情上,他为老二家的苏玉出了不少力。可眼下二哥表现得太急迫了,老爷子极看重亲情,更何况那是大哥的儿子。 果不其然,苏正河原本还有些笑意的脸上瞬间就恢复成了平日严肃的模样,他站起身扫视一番众人,半晌后才说道: “当年我提出让一子镇守祖庙,你们两个都默不作声,后来老大得知,从前线欣然领命前往。这二十多年来,若不是老大尽心竭力守护祖庙,哪会有我苏家今日之局面。现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自己从未谋面的亲侄子先是不问,我知道你们心里那点小九九,朝廷的事是大事,但大不过我的卿儿!” 说到最后,苏正河手中的茶杯哄然碎裂,苏永赶紧跪在地上,大惊失色道: “爹,我不是那个意思,大哥守护祖宗灵堂自然劳苦功高,只是玉儿举孝廉一事并未告知大哥知晓,此次卿儿进京,我怕......” “哼!” 苏永话未说完,苏婕便是一声冷哼,讥讽道: “大哥可不是那种人,二十年都过来了,早已是淡泊名利,别把自己那点小肚鸡肠往别人身上加!” “小妹,你!” 苏婕自小备受苏正河宠爱,又是个火爆性子,虽未指名道姓,面子可是一点也没给苏永留,眼看二人大有争吵之势,苏正河轻咳一声,说道: “此事不必多议,通知各房,晚间为卿儿接风洗尘。” ...... 作为京师灵水城的天然屏障,大斧山脉延绵一千余里,巍峨雄壮。主峰天雷顶上有一座天雷关,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少爷,前面就是天雷关了,过了此关,再有半日脚程即可抵达京师。” “知道了,在此稍作休息,争取天黑前回府。” 此二人正是苏卿主仆,经州一路北行2000余里,让这个刚满15岁的少年脸上有些许的倦意。 此时关前不少人正围观一张告示,小猴儿仗着年纪小,硬是挤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又钻出来,对着苏卿说道: “少爷,是京兆府的告示。” “说的什么?” “说是近日天雷峰附近有邪物出没,官府提醒百姓不可走夜路,最好结伴而行。” 苏卿听到邪物二字立马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才问道: “小猴儿,昨日你是如何给驿臣说的?” “我没说啥啊,我就说了老太爷是大元帅。” “多嘴!是不是还给人家看了玉佩?” 小猴子自知犯了错,也不敢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便自顾搓玩衣角,那副样子苏卿也不忍多说,便说道: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驿站必定会将我们的行程告知爷爷,想必家里准备好了晚膳,如此一来这邪物我们是除还是不除?” “少爷,我知道错了。邪物还是要除的,老爷说了除恶务尽乃吾辈本分,老太爷的宴席晚些吃也没关系。” “你就知道吃!” 苏卿数落了小猴子一句,转眼望向京城的方向,他其实对那座高门府邸好奇得很,不过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主仆二人漫步行走在林间。此处虽是山林,却是南方通向京师的必经之路,故而朝廷花重金打造交通,两尺长的石板路既宽敞又平整,二人走到半山甚至觉得比平地还来得轻松些。 “少爷,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啊?” “不可大意,此处乃是京兆重地,官府绝不会无的放矢。” 苏卿正要训斥小猴儿,话到嘴边突然停了下来。此时刚刚日落,林间的雾气不知何时竟遮住了视线,放眼望去,树木野草皆在半隐半现之间。 二人不动声色继续前行,只是脚下更加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