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觐见 (第1/2页)
青红的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苏卿没有表现得像她那样兴奋,反而脸上愁云密布。 “陛下这是弄的哪一出啊?前方战事未明,弄出如此大的封赏,镇军大元帅啊!从前是名,现在成了实,这下好了,我苏家彻底成了出头鸟。” 难得十五岁的少年能有如此敏锐性,事实上他还是漏掉了一个重大环节,他自己的封赏。 按照大汉的爵位制度,侯爵是正三品,也就是说苏卿什么都没做,仅仅在十五的年龄便成了大汉的肱骨之臣。 二叔三叔费劲心思为苏玉争取的孝廉,大概率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清散官朝义郎,自己一个乡下来的野小子,皇帝大手一挥直接赏了个实打实的关内侯,这可让自己今后如何在家中生存? 晚饭的时候二叔脸上果然是一片幽怨之色,不过可能他碍于爷爷威严并没多说什么。但十四岁的堂弟苏玉就没那么好的修养了,一晚上极尽挖苦、冷嘲之能事。 苏卿不想和他争吵,简单用了饭便回到自己房中。 不想修炼,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些天来的事情,天地法则、道心、孟凡君、缘、八芒星,没一样是整明白了的,现在皇帝又突然插了一手,这日子是没法过了!早知道就在祖庙不出来了,像爹爹一样,每日打猎饮酒过完一生岂不快哉。 要不说青红这丫头就是讨人喜欢,长得好看不说,还特别的善解人意。见到苏卿心情不爽,便坐到床边轻轻摇着扇子,哪像小猴子,这厮自从到了京城便彻底放飞了,三天两头见不到人影,各大府中的下人倒是认了个全。 “大少爷,寅时三科进宫谢恩,衣物和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大少爷该沐浴更衣了。” 小妮子说到最后声音已是轻如蚊蝇。这样的事情在大汉每天都会发生,豪门人家的大丫头从来都是男主人的贴身衣物,闲来时用一用,不用的时候铺个床、打骂两下,好坏全凭心情。 苏卿已是长出了喉结,哪里经得住这阵势。瞧着面如桃花的小妮子,他只差一点就没忍得住,想想还是算了,等会儿要面见皇帝,被人瞧出什么就是大不敬。可他又不想伤了小妮子的心,只得找了个创伤未愈的理由逃之夭夭。 皇宫座落在灵水城最高的新泉山上,远远望去,如同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居高临下俯视着它的臣民。 去皇帝的万民殿要走很长的路,苏卿头一次进宫,跟在太监身后,一路上安静至极。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去万民殿的这条宫道异常黑暗,再加上脚下的青石湿滑,人走在上面必须得万分谨慎。 苏卿甚至怀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皇帝刻意为之。故意消耗的臣子们的精力,好让这些人无力在万民殿上与他抬杠。 李厥可以说是大汉二百年来最勤政的皇帝。南方大理国敬献了一颗夜明珠,李厥将它挂在万民殿的屋顶上,照得万民殿终日如同白昼。 隔着好远已能看到那座白得发亮的宫殿。苏卿第一次面见皇帝,不由得心情有些紧张。此时一阵琴声从旁边宫殿传来,仔细听去,琴声婉转绵长,似有无尽的哀思,弹琴之人必是一名女子。 “黄门,是何人在弹奏?” “回侯爷,此处应是三公主的爱华宫。” 苏卿对从前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但是三公主李媛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 大汉学子恨不得将她和苏长青的事情都写成了书。一个玩世不恭才学冠顶,一个美貌绝伦情深意长,这样的组合历来看点十足。那些人把两人的故事传得波澜起伏,香艳至极,更有甚者甚至把苏卿说成是三公主所生,侠女离洛雨无非只是挂了个名而已。 苏卿看了那处一眼,两层的小楼上只有昏暗的灯光,窗下一道倩影抚琴而坐,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爹爹还记不记得她。 太监没有苏卿的情绪,宫廷之内也容不得他多说半句。二人一路无语,又走了一段,万民殿终于出现在苏卿眼前。 这座巨大的宫殿自武帝的老子文帝起便作为皇帝的寝宫,正式的觐见以前都是在太和殿。李厥登基后嫌往返太和殿耽误事儿,所以除了大朝会,其它的觐见全部安排在了这里。 殿内的夜明珠发出刺眼的白光。龙案上,李厥一身明黄常服,正埋头疾书。苏卿进去站了好久李厥都未抬头,还是一旁内侍提醒,他才放下御笔。 “哦,是苏爱卿来了。” 皇帝开口,苏卿连忙下跪行礼。方才那句苏爱卿用意颇深,苏卿自然听得出来,三跪九叩之礼一步也没省下。 李厥的脸上显而易见的满是疲倦,说话的声音很小,苏卿正思量着下一步的奏对,不料对方却又开口了, “长青大哥,还好吗?” 苏卿一愣,万没想到皇帝也和爹爹有旧,他不会曾经也是个纨绔吧?心里这样想着,但嘴上却不得不正经奏对: “回陛下,蒙陛下挂念,家父一切安好。” “他好便是好,一晃十五年了,朕每每记起当年跟随长青大哥的日子,仍是平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长青大哥是有大造化之人,一个怨灵之祖实在是拖累了他,否则......” 李厥说话向来短促、直取重点,此时说了这么多,看来与爹爹是真有情谊在,苏卿不可能不有所回应,立马答道: “陛下,爹爹常说怨灵之祖乃是天下修行之根本,虽暂时沉睡在均州,然一旦落入魔道手中,中原大地势必硝烟四起、生灵涂炭,所以爹爹自愿坐镇均州,为天下苍生祈福。” 这番奏对有礼有节,上得了台面,李厥听后放声大笑,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