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0 这次我带着你们拍电影 (第1/3页)
,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 听到这个建议,刘尚眼睛一亮。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既然国内不能拍,那我去韩国拍吧。 韩国的尺度大。 刘尚当即在会议上拍板,将故事背景换到韩国,立项工作全都放在韩国监制,包括演员也都用韩国人。 这样就可以避开国内的审查,类似去好莱坞拍《断背山》的李安导演。 有人提出疑问: “那这样,电影还算国产电影吗?” 旁边人附和说: “虽然不是华语电影,但是投资和导演都是尚元文化的。”. 于是,刘尚将远赴韩国拍电影的消息传出来,在网上又引发一阵不小的震动。 “没想到刘导没去好莱坞发展,跑去棒子国了,匪夷所思,难以想象。” “可以理解,但不愿意支持,这样拍出的电影还算咱们的吗?就算拿到了大奖,也不算是咱们的骄傲,自豪不起来啊!” “说起来挺悲哀的,国内那一批最有才华的导演,要么被禁,要么被赶到国外拍片,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 ... 刘尚没理会网上的热议,也没站出来表态,他正忙着立项的工作。 北电这样也联系了刘尚,询问刘尚接下来的安排。 刘尚回应: “我看了一下安排,接下来北电这边的教学工作还是可以进行下去的,不过教学内容可能要有所变动。 我打算带着学生一起参与到这部电影的创作中来。” “啊?这也行?” “当然行。” 当这届编导系的学生听说刘尚要带他们从电影立项,一直跟到电影开机,都非常兴奋。 其他届其他专业的旁听学生都羡慕嫉妒恨。 能直接参与到刘导电影创作中去,这是怎样的机会啊。 虽说电影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机的时候,北电这边的编导系课程就结课了,但也足够让学生们开拓眼界,见识场面了。 接下来的课程就是围绕剧本所做的工作。 刘尚将剧组改编后的剧本初稿发到了班级群里。 给学生看之前,都让他们签署了保密条约。 剧本大概是: “主角钟秀是文学系的学生,但毕业后做的工作是开着小货车给超市送货。 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他偶遇了童年的邻居海美。 海美在百货大卖场当导购,就是促销活动时在会场跳广场舞的那种。 钟秀在卖场活动中中了一只廉价手表,给他颁奖的就是海美。 “你有女朋友吗?”海美问道, “因为这是一只女士手表哦。” 两人在角落抽烟的时候,钟秀把手表送给了海美。 两人还一起相约吃饭。 吃饭的时候,海美说自己近期计划去非洲一趟。 在她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想请钟秀帮忙照顾自己家里的猫——锅炉。 海美带钟秀去了自己家,两人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关系。 但钟秀却一直没看见锅炉。 海美走后,钟秀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在乡下照顾自己的奶牛,一边大声唱歌一边打扫牛棚;时不时去海美家,望着窗外的南山塔打飞机。 至于锅炉,他压根就没见到。 不久之后,海美回来了,与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她在非洲遇到的高富帅ben。 ben问钟秀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钟秀说福克纳,因为感觉他写的就是钟秀自己。 在面对高富帅ben时,钟秀内心是自卑的。 所以在谁送海美回去的问题上,明明海美望向的是钟秀,钟秀却把海美的旅行箱交给了ben。 ben对钟秀在写这件事很感兴趣。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请你听听,我的故事,ben这样对钟秀说道。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ben在聚餐或是其他活动时,总是会叫上钟秀。 钟秀和海美去ben的豪宅做客的时候,钟秀在卫生间的抽屉里发现了许多条女孩子的廉价手链。这也成为后来的一处伏笔。 后来,ben和海美也来钟秀家做客。三个人坐在夕阳下的院子抽着大麻聊着天。 海美回忆自己小时候贪玩掉进了门口的井里,是钟秀发现了她从而救了她。 海美在夕阳落辉的草原上,跳了一段非常唯美的**。 ben告诉钟秀,这次来这里是来踩点的。因为自己有个癖好,喜欢烧塑料大棚。每两个月都要找一个无主的塑料大棚点燃烧掉。 这样不是违法吗?钟秀问。 ben笑着说:可以这样说。但是这样的废弃大棚,无用又碍眼,就算烧掉了也没有人会关心的。 自此之后,钟秀每次外出送货总会特别在意周边的塑料大棚,看看有没有哪个大棚被烧掉。 过了很久,周围的塑料大棚都是完好的,并没有被烧掉。 但是海美却不见了。 钟秀找来房东开门,发现海美的旅行箱还在。 中途钟秀问房东,见过海美养的猫吗?房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