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大夏朝会,永盛之怒,阴谋再显,学子之怒 (第1/5页)
大夏文圣正文卷第六十三章:大夏朝会,永盛之怒,阴谋再显,学子之怒大夏京都。 正殿内。 百官齐聚。 整个大殿略显严肃。 只不过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往往朝堂前半段是谈论国之大事。 后半段的时间,就是谈论大家关心的事情。 江宁郡洪灾是大事,而且是眼下的大事,所以占据后面大半段时间合情合理。 半个时辰内,六部率先发言,将国内一些事情政务说出后,由永盛大帝抉择。 等半个时辰后。 场面再度安静下来了。 都在酝酿,等待着第一个人打破僵局,或者等皇帝开口。 只是永盛大帝迟迟不语。 最终,工部左侍郎站出来了。 “启奏陛下。” “江宁郡难民已高达二百万余,且每日增加不止五十万人,当地奏折告知,江宁府米商哄抬粮价,均在一百二十两白银一石左右。” “甚至就在昨日,有米商大肆敛财,将粮价增至二百六十两白银,盛世年间,此乃前所未有之事。” “臣恳请陛下,下旨责罚江宁郡各大官员,限制粮价,否则此番情景,将引来周围郡府恐慌,招惹大祸。” 工部左侍郎出声。 把江宁郡的事情放在明面上来说。 实际上在场所有人皆然知晓,而龙椅上的永盛大帝自然早就知道。 粮价暴涨,情理之中,毕竟洪灾之下。 可二百六十两一石,这就不合理了,太过于刺眼,怎配得上盛世二字。 不过,听到此言。 永盛大帝只是略微惊讶,看向百官道。 “竟有此等之事?” “二百六十两白银一石粮米?” 他显得惊讶,但百官都沉默,很显然不想配合演戏。 “江宁郡洪灾,难民无数,如此这般,实在是有违天理。” “不过,天灾人祸,无法避免,江宁郡距离京都足足三千里之远,当地官员也会自我衡量,朕有意下月京察,到时候设立百官宴,也好仔细盘问。” “毕竟如此天灾,朕相信尔等为大夏臣子,自然不会贪赃枉法,这其中必有苦衷,但无论如何,只要保住百姓,朕都可酌情处置。” 看着众臣不配合自己演戏,永盛大帝也就没有继续装下去了。 大致意思也很简单,事我知道了,但有啥办法?你们又没主意,人家当地官员也只能这样做,总不可能让这些官员变出粮食来吧? 只是这个回答,并不是一些人想要听到的答案。 二百六十两白银一石粮食,这本身就惊为天人,对这帮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要脸面,臣子们也要脸面。 盛世年间出了这种事情,这顶头的这帮大官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为国为民? 别看他们现在是一品二品三品大官,在京都内,他们位极人臣。 可走出去以后,各地读书人指不定把他们喷成什么样子。 皇帝可以摆烂。 臣子们不可以摆烂。 “陛下。” “此言差矣。” 此时,户部右侍郎站了出来,他朝着永盛大帝一拜,而后取出奏折道。 “江宁府官员来报。” “难民虽云聚如海,可府内屯粮不少,各大米商所有积粮,至少可缓解三月有余。” “若能拖延三个月,主道也必然修复完善,朝廷派去的将士,也能将粮食送至江宁郡内。” “再者丰收之际已经开始,各地郡府县乡也已有准备,眼下只需要稳住难民,赈灾救民便可解决一切麻烦。” “所以臣认为,米商涨价,其主因还是当地官员懒政而为。” “当然,天灾面前,人力困乏,此等情理也属常态,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该这般放纵。” “臣有一计,可平粮灾之乱,只需陛下拟旨,压制粮价,派朝廷钦差,火速赶往江宁府,与江宁郡郡守一同,会谈当地米商。” “按情理之价,购买粮米,一来保证粮食稳定,不引民变,二来各退一步,相安无事,等到局势彻底稳定,再将此事引入京察之题,预防相类之事再度发生。” 户部右侍郎长篇大论,最终说出他的目的,也是他的想法。 这是户部右侍郎开口,其实就是户部整体的意思。 也就是说,户部愿意放银子。 一时之间,百官神色微微一变,户部松口了,那很多事情的确好办。 米商不就是想要银两? 户部愿意给,那就可以谈,而且无需刀光剑影,唯一的代价就是,国库少了银子罢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今年碰到这么个事。 “哦?” “让米商降价?这个办法好,只不过降到多少银两?” 永盛大帝有些兴趣了,他端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摸了摸胡须,有些好奇。 “臣认为,十二两白银一石,刚刚好。” 后者出声,说出一个数字。 十二两白银,也就是比正常粮价多了一倍,要说贵吧,还是很贵。 但天灾人祸之下,还真不算特别贵,行情价没什么问题。 只是永盛大帝听到这话后,顿时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望着户部右侍郎,而后出声道。 “江宁府一石粮食,往常是六两白银,按理说这丰收之际,应当再下降部分。” “可现在出了天灾,有了人祸,翻倍给他们。” “啧啧啧......这年头商贩还真是会做生意啊,六两一石,盈利少说也有四成。” “现在十二两一石,朕算算看啊,两三百万的难民,想要吃饱一点,一天就是两万多石。” “也就是说,一天就是十几万两白银的利润,这还不能继续增加,江宁郡难民若是全部集中,至少还要翻三倍有余,也就是说仅是一天,他们的利润就有五十万两白银。” “而对朝廷来说,一天就是七八十万两白银的支出。” “一个月算上各种七七八八的支出,高达三四千万两白银,三个月只怕一万万两白银都不够。” “好啊,好啊,当真是好的很啊。” 永盛大帝自言自语的算账。 可这账一算完,所有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他们感觉得到,永盛大帝已经很生气了。 “陛下。” “这是最好的办法,总不至于.......” 后者硬着头皮继续开口。 可下一刻,永盛大帝一拍龙椅把手,声音充满着冷意。 “闭嘴。” “什么狗屁良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