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变故 (第1/2页)
“啧啧,这李府真的是好生气派。” 秋云隐黄昏,老槐树下一位戴斗笠披蓑翁的老者,看着前方张灯结彩的府院,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可不是嘛,你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 旁边一位脸色瘦黄,獐头鼠脑的瘦削汉子见邻近老头这么一说,不由得看过去插了这么一嘴说道。 老头见有人接话,也是一愣,转过身来有点疑惑的问道: “可是这李府有什么喜事?” 瘦削汉子听罢,戏谑的挥挥手,眼睛眯成一条缝,然后恰有其事地说道: “你个老头怕是外地来的吧,今天是这李府的老祖宗,李老爷八十大寿的日子,但凡这临州城内有头有脸的,都赶着上去喝彩呢,我们这些人说不定还能在外面找那李总管讨点碎银沾沾喜气呢。” 可这老头听完,脸色突然唰的一下就白了,然后撇过头去,再也不回首的朝城门的方向离去,留下这瘦削汉子一脸困惑,然后呸的一声,也不去自讨没趣。 临州李府的内院的热闹却远胜外面。 雕栏画栋间俱穿插着各种带“寿”字的绸巾,台矶上也摆满各色的花盆,姹紫嫣红惹人怜爱,喜庆的氛围在红红火火中洋溢开来。 此时在李府正院大厅之中,可以看见正房中端坐着一位白发老者。 老者青衣长袖,一派儒生打扮,正是这李府的李老祖,也是以前临州知府,如今闲赋家中,颐享天年。 这时候的李老祖眉毛微皱,朝身边一位身着紫色衣裳的中年男子说道: “老三,我今早更寝,心中总是有些不安宁,会不会是什么不好的预兆?” 被叫做老三的正是这李老祖子嗣中排行第三的小儿子,见李老祖问到,自然不敢迟疑,马上正色回道: “父亲大人无需担忧,如今难得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您在朝为官时,也没有结交什么仇家,这图财寻仇皆没有道理可寻,应该是父亲大人这些日子有感风寒,调养些时日便好了。” 李老祖看着窗外,有些愁云,正是初秋时分,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你二哥去哪儿了,今日早许我便没有看见他?” 这老三见李老祖问道,眉头触动刚一拱手准备回答李老祖的话,结果大门方向便传来小厮的呼叫声: “二老爷回来啦!” 李老祖眼神与老三对上,见老三眼中一阵喜色,便心生困惑: “这是?” 老三笑颜大开,却故作哑谜,只是请李老祖往外面看。 不消片刻,便见一群小厮簇拥着几名中年男子进入到这内院来。 可走在中间的却不是理应那李府的二老爷,也就是那位李老祖的二子,而是一位陌生的中年白衣男子。 这下李老祖更是不解,只好远远仔细打量着这白衣男子。 这人束发白巾,剑眉星目,约有四十出头的年龄,一身白衣被风带动,潇洒非凡,脚步质地有声,却又看似轻巧至极。 这一看,李老祖心中一惊,这人走路真是颇有些玄理,但这人又不像那些练内家功夫至极,那种太阳xue高高隆起的样子。 短时间李老祖居然看的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这白衣男子等人不消片刻,便走到了李老祖的眼前,只见白衣男子莞尔一笑,轻轻拱手说道: “在下蔡九,祝李老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如同一块巨石打在大海一般,刹那间人群中便激起千帆海浪。 “他是蔡九?!那个名扬天下的剑仙蔡九?他不是早已经不问世俗了吗?” 下面这些小厮方才听到蔡九二字的时候,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少有几个胆子大的却在下面议论纷纷。 这下连李老祖脸色也是一下刷的变了,有些举手无措起来,见老三神色淡定的样子,定然是知道这件事的,不由得看着老三刚要问什么,就见老三提前解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