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渡鸦幻境 (第1/2页)
“苏醒吧,我们的弟兄,这个破败堕落的世界正握在你的手上。” 左澄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从冰冷的地面上爬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如梦似幻的宇宙般的虚空世界。一块块不规则的土地漂浮在空气中。一团团紫红色的气体从这一处流向那一处,时而散开,时而聚拢。左澄伸手探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小团气,刚一触碰,气团就立即消散了。 “这是在做梦么?”左澄环顾四周,他站立的地方似乎是一处悬崖,前方是一张玻璃制的圆桌,上面好像放有一本书;身后是一扇拱门,门口紧闭。左澄上前试着拉了一下门环,大门纹丝不动。 “去看看那本书吧,我的朋友,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尽情汲取前人的智慧。”那个陌生的声音再次响起。 左澄翻开书的扉页,又往后多翻了几页。书上那些飘逸细密的古塞塔文于他而言与天书无异。好在文字旁往往有一些图例,让他能看出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从一处瞬间移动到另一处的法术书。 “不必怀疑,‘闪现’作为空间系魔法的一种基础法术,是一位刺客大师在第二纪元开创的。但在第二纪元末期,由于这个世界的元素和质料的运动趋于稳定,这一系别的法术大都迅速衰亡了。现在,请允许我将这一旧时代的遗珠赠送给你,作为你我的见面礼。请你将手放到书页上。” 左澄满腹狐疑,稍作踌躇,还是伸出一只手放到书页上。书页顿时激发出耀眼的金光,连着整个悬崖都剧烈晃动起来。左澄本能地闭上眼,退后几步。黑暗中,他感到一股暖流席卷全身,使他的精神变得清醒而亢奋。 待地面平静下来,左澄睁开眼,才发现书和玻璃桌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他低头一看,右手手背上赫然显着一个纹身似的渡鸦徽记。他的第一反应是把它擦去。这个念头一动,徽记即刻隐没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莫非他是……”左澄心中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但现在无路可逃,只能硬着头皮照那个声音说的去做了。 “好的,往后你只需稍加练习,就能熟练运用这一法术了,我的朋友。现在,抬起你的手掌,对准离你最近的那一块浮岩,集中精神,让你的思想顺着指尖到达浮岩之上。” 左澄一一照办。只听“倏”的一声,左澄好像有一瞬间被卷到旋风中,反应过来时,整个人已经站立在那块浮岩的石面上。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就算是不世出的魔法天才,也不可能这么草率地掌握一门法术。那本法术书很可能是一个“引子”,一种障眼法。而自己已经中套了。 “我的朋友,我的客套话实在太多,已使你感到厌烦了吧。穿过你前方的那些浮岩,我会在对面的祭坛边与你见面。另外请注意,‘闪现’不能连续使用,且会消耗一定的法力。你现在的法力储存只比一个入门的魔法学徒稍强一些,必须精打细算。” 左澄跃过几块浮岩,已能看到对面悬崖上那座神秘的祭坛了。当他闪现到一块较大的浮岩上时,忽然看到中央站着几个人影。他走近一看,竟是几张朝廷上的熟面孔。这些身着红色补服的“国之栋梁”,端着象牙笏,面面相觑,露出或担忧或戏谑的神色。一把空空如也的龙椅正对着他们。 “又去关外玩了么,还是……”左澄刚想走到人影面前,这些景象即刻烟消云散了。 须臾,左澄闪现到了对面的悬崖上。由于最后几步的急躁,他恰好用尽了法力储备,感到一阵胸闷气短。忽然,从祭坛后的洞xue里飞出两行渡鸦,聚拢在祭坛上,最后一齐化作黑烟。黑烟散去后,幻境的主人终于现身了。一个梳着一头平整的黑色短发的青年站在祭坛旁边,苍白的脸上挂着不自然的笑意,示意左澄坐到祭坛旁的石桩上。 左澄一步不挪,只冷眼注视对方。短发青年也不强求,很随意地坐在祭坛的一角,任凭黑礼服的下摆扫到地上。他与左澄差不多高,但身形更修长,颇具鹤形。 “我的朋友,我想你猜到我的身份了吧?”青年开口了,正是那个磁性的声音,还有那口略微生硬的斯拉维亚语。 “尤利安,渡鸦魔君,努恩国主、先知西塞罗麾下四大魔君之一。我所言不差吧。” “不错。斯拉维亚人还告诉过你,海尔辛是统御兵马的恶魔,莫拉这个不洁的巫女负责组织大型祭祀和庆典,比约恩整天闷在阴暗的洞窟里鼓捣杀人的魔药,而我替先知出谋划策,顺便管理那个妄图灭世的疯老头的钱袋子,不是么?当然,他们的语言会更粗俗,也更俏皮,我模仿不来。”尤利安似乎毫不在意对方那种带有敌意的冷淡语气,顺着话头说了下去。 “不得不承认,排除那些无意义的修饰词,他们说的基本无误。但涉及历史,他们采取的叙事就难免狭隘了。他们说我们烧杀抢掠,攻城略地,传播邪神信仰。但被刻意隐瞒的是,战端是由他们开启的。” “第二纪元的时候,努恩还是一片冰川,只有一些诺斯部落在这里生活。但在大约一百五十年前,群岛气温骤升,大量冰川融化,冻土变为绿地。多出的耕地吸引来大陆的移民,譬如逃亡的农奴,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嗅到商机的行商,当然也有不少亡命徒。十年不到,一个个富足的村庄,一座座繁荣的城镇就建立起来了。这一点,和斯拉维亚南方州的塞契人类似。” “然而,旧大陆那些贪婪成性的国王和领主,道貌岸然的法师和教士,迫不及待地想夺取这些劳动果实。他们的骑士团和雇佣兵将战火燃遍群岛。在动乱年代,当时还只是一介流亡教士的西塞罗偶然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