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四章 (第1/2页)
“父皇,儿臣认为,我们必须要阻止李祐。”李恪对李世民说道,“李祐谋反,绝对是蓄谋已久的。他肯定早就谋划好了一切,只等着父皇您倒下去。” “李祐谋反,乃是谋反大罪,天下共诛之。”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朕已经传旨给杨广,让他率领精兵强将,尽快扫荡叛军。” 李恪听到李世民这句话,嘴角微扬。 李世民显然是不会承认谋反之事,更不可能让杨广出兵平叛的。 李恪心中冷笑一声,李世民啊李世民,你以为这样就能够保护李恪的安危了? 呵呵,天真! 李恪很清楚,李世民的谋反,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自己登基,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 那就是削弱李治手中的兵权。 李治在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低,李世民自然担心李治会趁机夺位。 李世民要做的就是让李治永远没有机会登基,然后让李治老老实实地守在长安城内。 李恪很清楚李治的心思。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了。 李世民在李渊和窦建德面前表现得像一条狗,但是实际上他是一条毒蛇。 只要有一丝机会,李世民就会毫不犹豫咬下敌人的rou,哪怕自己受伤流血。 李恪的目光落到了李德明身上。 李德明是李治的嫡亲侄儿,但是他在李治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或许是李世民觉得李德明更适合做皇帝,又或者李德明更有野心。总而言之,李德明在李治心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 李恪对李德明说道:“父皇已经颁布圣旨,命令杨广带兵进攻李祐,彻底击溃李祐,斩杀逆贼。” 李德明神色紧张,问道:“那怎么办?” 李恪淡淡一笑:“父皇已经决定,由我暂摄东宫,处理政务。” 李德明听罢,脸色苍白,喃喃道:“那岂不是我的机会来了。” “父皇还说了,让你辅佐我。”李恪似笑非笑地盯着李德明,“父皇希望你能够配合我。” “我该怎么配合?”李德明焦虑问道。 “我需要一个帮凶。”李恪说道。 “谁?”李德明问道。 李恪笑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你是说?”李德明恍然大悟,“伱要让我去杀了李祐?”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陛下!”李靖看到李世民走了过来,连忙迎上去行礼。 然而李世民却只是冷哼一声,根本不理会他。 此刻李世民心中很气愤,自己为了大唐呕心沥血十几载,最终却落得一個被儿孙们背叛、欺骗、抛弃的下场,真可谓造化弄人啊。 想起刚才那些人对自己说的话,李世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冰窟当中。 “朕知道你们都恨朕!”李世民冷笑着:“但是,朕也知道,如果没有朕的话,你们现在早已经死在外敌手中了!朕不求你们感激朕,更不求你们回报朕,只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活着,不枉费朕的苦心。” 说完,李世民转头便走了,留给众臣们一个孤寂而又萧索的背影。 众臣们纷纷摇头叹息,他们知道,今天晚上李世民肯定是睡不着了。 李世民离开御书房以后,直接去了后宫。 李世民来到杨妃的寝殿门口,发现屋内亮着灯光,他顿时心中一喜,迈步走了进去。 “陛下,您怎么来了?”杨妃见到李世民进来,顿时惊呼了一声。 杨妃原本躺在床榻上面休息呢,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动静,她还以为是侍卫闯了进来,所以赶紧将衣服穿戴整齐准备逃跑。结果没想到竟然是李世民来了。 杨妃虽然心急,但脸色却依旧平淡,并没有显露出什么慌乱来。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眉头皱了皱,然后说道:“你先退下吧。” 杨妃点点头,立即退了下去,并且帮李世民带上门。 “父皇……”李祐站了起来,有些尴尬地向李世民打招呼。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李祐坐下。 “你是来找朕算账的?”李世民问道。 李祐低下头,默认。 “算账?”李世民轻笑了一声:“朕何必跟你计较这种小事情?况且,你母妃怀着孕,朕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情怪罪你们呢?” 李祐闻言,脸上露出愧疚之色,说道:“父皇,您放心,儿臣绝对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大唐国土、对不起百姓的事情的。” “嗯,朕相信你。”李世民道:“不仅是你,朕相信,大唐每一个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不会做任何损害大唐利益、危害社稷之事的。” “父皇,你相信儿臣?”李祐闻言眼睛一亮。 “朕为什么不相信你呢?”李世民反问道:“难道朕还需要你证明吗?” 李祐愣住了。 李世民继续道:“朕是你的父亲,朕相信你,是基于你是朕儿子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你的。而且,在朕看来,你并不像那些jianian佞之臣,反倒是像朕年轻的时候。” “哦?”李祐有些疑惑,难道自己还有这方面的遗传吗? “朕当初刚登基时,也和你一般,受尽磨难,但是朕始终坚持,大唐不能毁灭在朕的手中,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朕也愿意。而你的表现就和朕很像,你的母妃是这样,你也是这样,朕很欣慰。”李世民道:“所以朕相信,你也是如此。” “多谢父皇相信。”李祐道。 “但是你的母妃呢?她相信你吗?”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语重心长道:“她的心中或许有对我的怨恨,但是她更多的是对你的担忧,所以她不敢告诉你,甚至连朕都瞒着。” 李祐低下头,沉思不语。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叹了口气说道:“你是朕的儿子,朕比谁都清楚你心中的想法。朕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朕不希望你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若是真的想要成为一代明君,就要有容忍之量,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都不能够失去了耐心,懂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