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官办署 (第1/1页)
村长领着一位身着深衣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帐篷。 男子戴着高帽,双手放在手抄里,面白长须,看上去一副富态模样。 原来村长与城主府有些关系,联系上了城主府的采买,两人已经谈好交易。 城主府以每篓四十钱的价格买下五丈村所有的木炭。 林潇潇听懂了,趁着村长与城主府采买说话的功夫跑去板车那里,悄悄把仓库里的两篓木炭拿了出来。 八篓木炭,总共三百二十钱。 虽说比之前便宜了很多,但换了进城的机会。 村长让大家带上木炭一起进城,要帮采买大人把东西送到城主府。 采买大人和村长走在最前面,吴勇推着板车走在中间,林潇潇和美丫各背一个竹篓走在最后。 一行人来到城门口。 林潇潇心里略有些紧张,紧了紧身上的棉袄领子,把脸往领口缩了缩。 进城的过程异常顺利。 守门的卫兵都认识城主府的采买,主动跟采买大人打招呼,什么也没问就让他们进去了。 还真是城里有人好办事。 坂城是什么样子的?林潇潇看过去第一眼觉得坂城不像城更像一座寨子。 这里的房屋大部分是木制的,一部分是土制的,很少一部分是石木混搭。 这会儿太阳高照,很多人蹲在街上晒太阳,还有不少小孩子追逐嬉闹。 偶尔能看到街头摊贩,但很少。可能是冬季物资少。 城主府是石木混搭的,座落在城北。 城主府旁的一条街上有店铺,挂着牌子酒、布、食等等。只是这些店铺门可罗雀,境遇萧索。 看来坂城的经济不太活跃。 说实话,林潇潇是有些失望的。 他们到了城主府的后门,林潇潇几人帮忙把竹篓搬进去,采买和村长当场结账。 但在村长和采买转身背对众人的时候,村长似乎塞给了采买什么东西,然后采买又丢给村长某样东西。 等走到没外人的地方,林潇潇好奇小声问村长:“刚才是否给了采买某物?” “一百钱,事先约定,”村长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根竹签,“这是城主府的令签,拿着它才能在官办署买东西。” 也就是说,村长花一百钱从城主府采买那里买下了这枚令签。 令签是管家办事人的凭证,每日放出一定数量,上面刻着数字和城主府的家徽。 官办署是坂城官家开设的店铺,可以理解为国营商店。 “把木炭卖给城主府,就是为了这枚令签。入冬后,只有城里的官办署还有黍出售,其他店铺都不许买卖粮食。村里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 官办署就在那条店铺街上。 进了店门,村长把令签交给掌柜,掌柜核实无误后掰断令签丢尽柜台下的篓子里。 “知道规矩吗?黄签可买单价不高于百钱,总价不高于五百钱的物品。” “多谢掌柜提点,规矩都记得。” “进去挑罢,哎,别那么多人,最多进去两人。” 于是林潇潇跟着村长进了店铺里面的仓房。 林潇潇眼睛一亮,官办署卖的东西可真多。 鸡蛋、皮毛、叫出名名字的青菜、黄芽菜、鲜rou、活物、布匹、丝绸......看花了林潇潇的眼。 小看古人了。果然好东西还得数官办。 村长目不斜视,直接走到粮食面前。他想买的只有粮食。 卖给城主府的和散卖掉的木炭加起来总共赚了四百二十钱。官办署的黍买百钱一石。 “哎,入冬前,一石黍卖四十五钱,现在长了一倍还多,今非昔比。” 官办署是不讲价的。 即使不满,村长还是一口气买了四石黍。 四石约有一百二十公斤,也就是二百四十斤。五丈村一共有十二户人家,每户分下来就是二十斤。 每户二十斤不算多,但省着点吃,今年冬天应该不会饿死人了。 买完粮食还剩二十钱。 林潇潇问了下黄芽菜的价格,居然要十钱一颗,比集散地贵了三倍多。 “村长,集散地也有黄芽菜卖,回去的时候能过去下吗?我想买几颗黄芽菜。” “剩下二十钱都归山女,想买啥就买啥。” 官办署不只出售货物,也收购。 在村长的交涉下,美丫的七斤四两松子卖了二十五钱。平均下来每斤三钱多,比自己卖便宜很多,但一次性卖掉节省时间。 从官办署出来,在无人的角落里,林潇潇把粮食都收进了仓库。板车上只留了空竹篓。 城里没有娱乐区,也没什么好逛的。 林潇潇急着回集散地买黄芽菜,大家直奔城外而去。 林潇潇手里有二十枚布币,之前她还嫌弃铜币装在包里很重,现在又有点怅然若失。 在讨价还价后,十布币买了一大块生rou,十布币买到了四颗黄芽菜。 这一天的交易比想象中要顺利很多。 “这几天日头好,出城采买的人多,生意就好做。”村长说。 林潇潇穿越过来后这里一直是晴天。 虽然温度低,但日照很强,日子不太难熬。 林潇潇摸不住这里的气候,问道:“以往年景下雪多么?” “今年雪少了些,往年入冬就开始下,路上雪化不了,大家都窝在家里。” 往年大雪封山封路才是常态。 林潇潇知道在古代瑞雪才能兆丰年,冬天不下雪并不是好兆头。 “总是不下雪会影响庄稼生长吗?” “咱们五丈村不会,有小昆仑山在,只要城里不来征税,村里还是挺富裕的。” 说实话,林潇潇还有点不太适应这个年代的农业模式。 这个年代,地广人稀,不缺可种的地,缺的是种地的人。 办完所有事,时间已经过了晌午。 林潇潇早就饿了。 她的仓库里有户外使用的太阳能炉子和铁锅。 四人不急着返程,这个时间大路上来回的人太多了,而是来到距离集散地不远的河边。 距离集散地近一些比较安全。 林潇潇拿出工具,煮了一锅方便面。大家迅速吃了才又上路。 吃饱了好赶路。 这时候天还没黑,大路上有其他行人,林潇潇不敢把四轮电动拿出来。 一直到过了通往五丈村的岔路口,路上再没有其他人了。 林潇潇取出四轮电动,把板车竹篓全放仓库,四个人上车返程。 这时候天已经渐渐黑了。 周围的林子影影绰绰,不知道有没有藏着人或野兽。 林潇潇亮起大灯,脚下油门一踩,以近四十的时速往五丈村飞驰而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