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一章 首播歌会  (第2/2页)
到【刚到曰本的时候,徐清热情的接待了摄制组,但是他的出现引起了酒店大堂中人群的sao动,很多人立马认出了他,显然,他在曰本的知名度非常高。    摄制组非常好奇,为什么在短短半年当中他就能收获到如此高的声望。】    她这段话写完抬头一看,正巧看到摄影师在朝着自己点头。    说实话,她很想采访一下刚刚认出徐清的那几个女生为什么这么喜欢徐清,但是时间不等人了,她和摄影师做完这些之后飞快的往门口走去。    至于她刚刚写的那段话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采访问题的素材,二是作为纪录片旁白的素材,第三嘛,是要作为这次随访徐清的资料提供给相关领导观阅。    门外的徐清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安静的在车上等待着,这辆车是个标准的七座商务车,他和易蕴仪两人坐在后排,宁雅则是坐在副驾驶。    至于中间的两个位置,则是留给摄影师和贺舒怡的。    不一会,贺舒怡和摄影师两人在宁雅的招呼下,上车坐好。    车辆缓缓发动,贺舒怡也趁机对着徐清抱歉道:    徐清笑着说道。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呢,做了个日剧,上个月把播放权卖给了曰本TBS电视台,今天晚上就要正式播出了。    在播出之前,TBS电视台准备了一个首播歌会,当做播剧的预热活动,您看,我这么介绍的话可以吗?」    贺舒怡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一些信息,见徐清说完了之后,她继续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后,徐清沉吟了一下,贺舒怡明显是带着任务来的,这段时间,估计她会有非常多的问题要问。    而自己的回答,是不好糊弄的,因为自己每一个回答,搞不好都会成为参考资料,毕竟自己是真的做出成绩了的,自己说的话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想到这里,徐清缓缓措辞道:    贺舒怡说道,随后对着摄影师示意了一下,摄影师立马把机器拿了下去关掉了。    随后,拿着纸笔贺舒怡看着徐清说到:    贺舒怡完全没想到徐清会反问,她沉思了片刻后不太确定的说道:    徐清开口说了一个让贺舒怡有些诧异的话。    只见他继续说道:「因为人的本能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对‘人,产生各种情绪,因为情绪的存在,所以人对人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当然,更重要的是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是比记住这个人的作品的具体内容更加简单的,大部分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本能的会选择更加简单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消耗。    事实上,不管是什    么行业,仅从传播上来讲,都是人比作品更加重要,甚至,仅从传播上来讲,作品只是用来传播这个人的工具而已。    举个例子,很多人或许已经记不住几首李白的作品了,但一定知道李白这个人。    现在有一首李白的诗摆在桌面上,您说大家会不会本能的觉得这首诗绝对是一首好诗?    再拿国外的一些著名的艺术家来举例,比方说梵高毕加索,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毕加索和梵高都画过什么的。    但是这不妨碍大家对一副没见过但确定是梵高作品的价值认知,大家本能的会觉得这些画很值钱。    人在商业社会,相当于品牌,作品是这个品牌旗下的产品,营销和传播的时候,自然是要围绕品牌来做的。    回到正题上,我为什么要做日剧,照理说我一个华国人,应该拍华剧输出才有意义啊。    可从传播上来讲不是这样的,我得先找到曰本观众的喜欢和习惯,然后针对这个喜好和习惯做出一个或多个让他们认可的作品工具来,通过这个工具把我想推的人推出去。    然后利用这个人来做我想要的传播和输出。」    徐清的一番长论,让车厢内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贺舒怡问道:    「没错,是这样的,《来自星星的你》乃至于我发布的韩语专辑,都是为了让更多的韩国观众能够知道丸子团,认可她们的实力,对她们形成一个好的形象认知。    这样做的作用有多大,我刚刚已经说过了。」徐清点了点头说道。    随后没待回复,继续开口说道:「再多补充一些,我们常说要向世界讲好华国故事,可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两个前提,一个就是讲故事的舞台,这个舞台其实就是舆论的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去获取,也要利用好我们国家现有的一些群众或民间力量。    第二,是故事的主体,最好是实际到个人的某一件事情,这样,更加利于传播。    或许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太悠久了,所以我们天然喜欢宏大的叙事结构,可我个人粗浅的认为,想要让不懂我们国家的人真正对我们国家产生一些印象,这样不太行。    就跟我们认识华盛顿一样,说再多他在美国独立战争里做了什么,都不如他小时候用斧头砍树的那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对么?」    没错,蓝星也有华盛顿砍树的故事。    徐清说道这里彻底停了下来。    而贺舒怡书写的动作仍然没有停止。    又过了一会贺舒怡终于记录完毕,随后她抬头对着徐清笑道:    徐清真诚的说道。    他听到这话后一点也不惊讶,这个世界上的高人多了去了,自己这点理解,自然有人能想到。    贺舒怡没有继续采访,而是转过身去开始继续写写画画。    后座的徐清松了一口气,贺舒怡是代表哪个组织或者说哪个人来对自己问问题的,徐清大概能猜到,这让他的压力非常大。    而此时的贺舒怡在徐清看不见的本子上写道:【徐清对于传播的认知非常深刻,除此之外,从以往的成绩来看,他对于国内外观众的喜好把握相当敏锐且准确,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加之其本人的创作才华,能够打开如今的局面,并不让人意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