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义务教育?  (第2/2页)
道:“朕觉得你疯了。”    对小女帝的反应,方修早有预料。    在如今的大乾施行类似义务教育的书院,和疯了确实没什么区别。    但是。    如果不这么做,想要发展科学,培养人才,就只能改变科举。    而改变科举,牵扯甚大。    如今乾、周两国还未稳定下来。    贸然这么做,极有可能引发动荡。    因而。    思来想去。    方修还是决定在各州各府兴建一小批进行义务教育的书院,先培养一部分的科学储备人才,等将来大乾的军队一统诸国,再进行彻底的变革。    “臣没有疯,事实上,臣在各州各府开办书院的想法,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思虑开办不收取银子的书院,短时间内确实会给国库带来不小的压力,而且无法取得任何成果,但是数年后,给我大乾带来的益处,确实无法用银子估量的!”    方修的语气极为笃定,一双深邃的眸子,凝视女帝,郑重道:“等多年后,陛下就会知道,对朝廷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才!这里的人才不仅是会苦读圣贤书的人才,也不仅是会处理政务的人才,更多的是懂得科学的人才!”    武明空已经很久没看见方修露出这样的神色,先是一怔,随即陷入沉默。    她虽然不懂什么是科学,但联系语境大概也能明白,无非就是算学,物理,医学,农业一类的统称。    这些确实重要,但真如方修所说,比别的更加重要吗?    以她的认识,目前来说无法做出判断。    但是她相信方修的判断。    既然方修这么说,那么应当就没错。    毕竟,这两三年来,方修就没做出过错的决定。    一念至此。    武明空不再犹豫,看向方修,点了点头:“既然你这么说,便依照你的想法,在各州各府开设书院。”    实际上,即便没有她的允许,许多事情,方修也能做。    但是,在许多关键的事情上,她和方修总是要提前商议,达成一致。    其实,就是方修用各种手段劝说她。    然后,她同意方修的要求。    “陛下圣明!”    方修见小女帝同意自己的想法,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伸手拿起一枚橘子,剥去外皮。    武明空见状,小脸凑了上去,张开了小嘴。    “啊”    方修笑着将橘子放在她的嘴边,然后又很快的塞进自己的嘴里,一口咽下。    【情绪值2000】    “你!”    武明空嗔怒的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骂道:“狗东西!”    挨了骂,方修一点也不恼怒,反而莫名觉得可爱,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女帝见状,觉得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更加恼怒,忍不住凑了上去,跟他打闹起来。    马车里。    两人嬉戏玩闹。    长安城,珍宝斋里。    李邀月扔在仔细的浏览各地分铺呈上来的报告。    看了片刻。    她放下报告,提笔写信。    此时。    一名伙计走了过来,先是行礼,然后毕恭毕敬的道:“夫人,布庄那边送来了一封信件,说是要让您亲自过目!”    李邀月神色清冷,伸手接过了信件,打开以后,自上而下的看了起来。    仅仅片刻。    她的神色就发生了变化,原先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蛋露出一抹惊诧。    信上说,前段时间从姑苏运来的那批棉纱,如今已经全部织成了棉布,询问该如何处理。    按照常理,这一批棉纱,数量虽然不多,但布庄那边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全部织好。    可是。    布庄那边又没有欺骗她的必要。    李邀月捏着信件,一时间竟是有点恍惚。    好一会,她才忽然想到,几天前,棉纱刚到长安的时候,工程书院的人送来一样东西,名叫飞梭,说是能够将织布的效率提高数倍。    当时她并没放在心上,如今想来,极有可能就是飞梭的存在,使得棉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被织成了棉布。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飞梭竟然能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李邀月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看向伙计,清冷道:“让布庄的管事来见我。”    “是,夫人!”    一个时辰后。    布庄管事来到了珍宝斋,行礼后,恭敬地道:“夫人有何吩咐?”    李邀月看了她一眼,问道:“用飞梭织造的棉布,质量如何?”    管事忙不迭地回答道:“回夫人的话,质量与原先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织出的布更宽了。”    李邀月又问:“若是再给你十倍的棉纱,你多久能将它们全都织成布匹?”    管事思索了几息,回答道:“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的时间,差不过刚好是过年前夕,百姓对布匹的需求量最大,也是布匹价格最高的时候。    李邀月淡淡道:“知道了,下去吧。”    “是。”    管事行礼,转身离开。    李邀月思索了片刻,看向伙计,吩咐道:“派一支商队前往吴国,收购棉纱。”    伙计听见这话,脸上露出犹豫之色,道:“夫人,这个时候去收购棉纱,是不是有点儿晚了?”    李邀月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伙计见状,心里一颤,忙不迭道:“是小的多嘴了,小的这就去办。”    话音刚落,就被李邀月叫住。    “等会!”    伙计停住脚步,颤声道:“夫人您吩咐。”    李邀月不冷不淡道:“告诉商队的领队,收购棉纱的价格最多可以上浮一成,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小的明白了。”    伙计再次行礼,转身离开。    李邀月看着他的背影,在心中默默的计算。    有了这一批棉纱,用改进后的织布机,制成布匹,又能给珍宝斋带来一部分的利澜。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过年之后,珍宝展的利澜完全能够翻倍。    只希望到时候方修能够履行承诺,允许自己前往晋南。    李邀月这么想着,再次拿起分铺的报告,认真看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