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的事 (第3/3页)
。” 说着,就见女儿皱着眉头把钱推过来,老太太便揉了揉眼,无奈笑道:“好好好,你不要,我给俺大外孙攒着……” 母女两人说着,院外传来童稚的喊声。 “爷爷,奶奶,我回来啦。” 高秀兰一听,连忙起身:“是东东啊,快进屋来。” 然后对王素素笑道:“你二哥、二嫂回来了,走,咱们迎迎去。” …… 中午,陈凌和老丈人,带着小姨子、小侄子回到家后,院子里正热闹。 一个梳着单马尾的微黑发胖的妇人正拉着王素素笑谈着什么,身后是乱蓬蓬头发的汉子,身材壮实,宽额长脸,满脸胡茬,个子比王庆文稍矮,浑身衣服沾满土灰,和高秀兰还有一个黑瘦的小男娃站在一块给马喂水。 同时笑着听王素素两人说话,笑得眼睛都没了。 “哇,二哥、二嫂,我可想你们了……” 王真真进门见到两人,立马欢呼一声跑了过来。 “哎哟,真真,跟着你jiejie吃胖了啊。” 王庆忠哈哈笑着,随后见小妹蹦蹦跳跳的伸着胳膊,哪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忙摆着手说道:“不抱了不抱了,二哥刚回家,身上脏。” 大哥王庆文太过正经严厉。 虽说王真真在风雷镇上学,时常跟着大哥吃饭,有时候也会跟着哥哥嫂子住两天,但她是不敢在大哥跟前闹腾的。 家里,只有二哥王庆忠她不害怕,从小到大,王庆忠每次回来先抱她,有了孩子也一样,对这个小妹宠得很。 王真真是习惯了。 二哥不抱她,她转身去找二嫂,又去找另一个小侄子玩闹。 跟个小野马似的,跑来跑去,一刻也不安生。 “爹。” 跟小妹说完,王庆忠便走上前帮王存业拿东西,然后对陈凌笑着点点头,问道:“你们去抓到蛇没?” “抓到了,引蛇药好用的很,以前没见识过这东西,吓我一跳。” 陈凌的话,让他大声笑起来:“哈哈,这次在家多住些日子,我天天带你去山上玩。” “好啊。” 陈凌满口答应。 这个二舅哥是个好脾气,忠厚老实,几乎与老丈人王存业是一个性子。 陈凌听王素素说过,同辈的人,甚至小辈的,欺负他二哥老实,喜欢占他便宜,前些年让二哥帮忙给带点粮食连钱都不给,不是一个寨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就是从小一块长大,或者同学朋友啥的,二哥开不了口去要。 这样时间久了,一年到头自己挣不来钱,搞得夫妻俩也是经常吵架,后来才慢慢学的滑头一点。 “东东,过来叫姑父。” 王庆忠把黑瘦的小男娃叫到跟前,这孩子比小通通年纪还小,大眼睛,小脸蛋,干巴巴的身子骨,活脱脱一个小猴子。 他倒是乖,也比小通通胆子大,抬起头给了陈凌一个大大的笑容,叫了声姑父。 这时,二嫂郭新萍也过来说话,她就是普通的农家妇女,三十岁,宽鼻阔嘴,面膛微黑,和王庆忠很早就结婚了,但是生娃比王庆文那边还要晚一年。 打过招呼,高秀兰搬着竹椅矮凳让大伙坐下说话。 “刚和素素还说哩,这次出去往东来着,跟你二哥差点走到你们长乐乡里……” 二嫂说道。 陈凌惊讶:“这么远啊,东东也跟着?” “没,送我娘那儿,跟他外婆住了阵子。” 郭新萍说完。 王庆忠也说道:“凌子,我听哥说,你们今年种了花生黄豆啊,收成咋样啊?” 干什么眼里就有什么,二舅哥这粮食贩子没说几句就问到了这个粮食上面。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还行,一共是种了五亩多地,黄豆算下来,每亩地两百九十来斤,花生稍微多点,每亩地有个八百多斤吧……” 陈凌回想了一下:“大概是这个数。” “这可以啊,秋花生秋黄豆了,能有这收成,相当不赖了。” 王庆忠跟媳妇对视一眼,对陈凌竖起大拇指,微微叹道:“到底是你们那边的田地好啊,俺们这边的山地收成差不说,种出来的粮食质量也比不上外头的。” “卖的啥价啊?” “卖的什么价格我还真记不清了,素素你记着么……” 陈凌看向媳妇,倒不是记性差,是这事儿他真没往心里搁啊。 王素素果然还记得,连磕巴都没打,“花生两块八,黄豆两块九毛五。” “二哥,这价格有没有卖亏啊?” 王素素有点担心。 “亏?好家伙,你们应该是价格最高的那半个月卖的吧?现在下面的货快收完了,根本找不到这价格了。” 王庆忠鼓着眼睛一拍大腿,大声叫道,“这要是还算亏,别人那都没脸说赚到钱了。” 这时二嫂郭新萍习惯成自然,在旁边已经拿手指头在地上写写画画,算了笔账了,算完后也惊诧的抬起头。 妹子妹夫了不得啊,光是这两样东西,最少最少就能有七八千的收入,算是赶上今年的好时候了。 王存业和高秀兰老两口凑过来看了看二儿媳算的,更是吓了一跳。 怪不得女儿老是说日子好过了,这家伙不声不响的,真没少挣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