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箫家二姐 (第1/1页)
箫家的孩子,要属箫家姐箫书和最有主意。 箫家这五个孩子的?名字是当历史老师的姥爷起的。 大姐二姐出生,只是看了字的寓意好就行。 到了生箫田野的时候,当时刘梅两口子在XJ的农场,搞开荒建设。姥姥说这孩子是属于大地的,直接叫了田野。 刘梅觉得太潦草,姥姥说简单名字好养活,最后就一致同意。 后来又有了对龙凤胎,全家人高兴坏了。 姥爷作主张,一定要起个好听的名字,看着前面大姐二姐的“秧”“和”两个字,就想到“阳和启蛰”这个寓意很好的成语。 便有了箫田野的四弟箫书启和五妹箫书哲。 家里这五个孩子,街坊都说是夹心饼干。 大姐和五妹是那种让父母很少cao心,比赛着优秀,别人家的孩子。 然后中间这些,让刘梅愁的头都变大。 箫田野一夜之间变了个人,夹心饼干变成了双层夹心。 最叛逆的莫过于箫家二姐。 九十年代,能在国企大厂里拿工资的,那别人都高看一眼。 采购中心的保管员,挺好的工位,别人抢都抢不到。 虽然国有企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迎来了下岗潮。 但是箫书和是经济系大专生。工作能力和资历比较拔尖,并不能波及到她。 她和朋友就南下广州,认识了一个南方人。 刘梅不同意,然后就闪婚生了孩子。 结果那人竟然是个骗婚的,从此没了音信。 刘梅虽然生气,还是心疼女儿。 和箫田野把她和孩子接回了洛城。 回来后,只能在铸造厂里当个临时工。虽然有家人帮衬,可以一个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朝升幕合,异常艰苦。 箫田野这次拿了奖金,想要给二姐投资个小生意做。这样自由一些,收入也不错,还可以照顾孩子。 一家人商议后,觉得总厂对面开个驴rou汤馆不错。 洛城人钟爱喝汤。 天上龙rou,地下驴rou。 箫田野把刘梅给他准备以后结婚的一楼装修一下,就是个好店面。 那楼属于苏式建筑群,洛城工业遗产之一。 这些小红楼,现在分配给厂内职工。 箫田野的这一套50平两居室。刚好在总厂侧面,门口大路改建后,直接成了门面房。 好多邻居就把房子租了出去。 商店,修自行车,报刊行,已经成了规模。 厂里的青年职工比较多,懒得在家做饭,就在早餐店吃。 箫田野最近不用回柴油机厂那个岗位,把附近好好研究后,就和二姐开始张罗。 房子刚装修好那天,箫田野在路上遇上王顺安。寒暄几句,得知拖厂和上海拖拉机厂与意大利菲亚特达成的“轻型中等拖拉机技术转让”有了进一步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