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诗仙、酒仙、医仙  (第1/2页)
    大儒程渊思索良久,摇摇头。    “赵御医,我澹国历史没有这个人,前朝历代也没有这个人和你说的滕王阁序,你就不要在假他人之手谦虚了,你这篇大作足以名垂千古!”程渊自信的说道。    周贤、温良等官员尽皆点头称是。    李中举依然不肯轻易的罢手。    “赵御医文采斐然,可知我洪鹿洞书院才子辈出,不如现场比试一下诗词如何?”    李中举之所以自信就是今天书院除了院长外,还来了两位当今澹国久负盛名的才子,一位苏金,一位高贺。    赵远志心想我背的唐诗宋词不下三百首,忘了一半你们也不是对手,不过有什么意义吗?早点结束筵席还有重要的事要去办。    “李兄,与其皓首穷经、空谈诗词,不如学以致用,躬身实践投入到赈灾救民的善举中更有意义。”赵远志不想和他纠缠。    周贤等在场的多数人都点头称赞。    李中举这草包不知好歹,他就想让赵远志出一次丑方才解恨。    “赵御医,不要顾左右而言他,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赵远志腹诽这小子真是蹬鼻子上脸,什么难言之隐?你卖洁而阴的!    “那就请李兄出题吧!小弟奉陪!”    李中举走到程渊、苏金和高贺之前,商议了几句。    “赵御医,那就以登高望远为题如何?”李中举小眼睛闪着狡诈的光芒。    赵远志心想你死定了,诗圣的那首登高可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周大人还是请您为小生执笔吧。”赵远志想先发制人,让他们知难而退。    周贤还沉浸在刚才的那篇“志远阁”序中,听闻赵远志又要作诗立即来了精神,不知又会有何惊世名篇问世。心中为赵远志惋惜,若能进书院读书致仕,必能入阁。    刚要吟诵,被李中举拦住说道:“赵御医,我的两位师兄已经成竹在胸,可否先听听他们的大作?”    赵远志嘴角微微一翘点点头。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走到大厅中间,对着各位一礼,小生苏金为长公主莅临洪州吟诗一首: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另一位二十多岁的书生高贺更是狂妄的坐着吟诵了一首: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大厅里赞叹声不绝于耳,好诗!    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不愧是我澹国才子!    李中举仰头看着赵远志露出诡异的笑容。    程渊和两位才子斜视着赵远志,心想你还能超过这两首“登高”?    赵远志嘴角一翘,走到窗前望着滚滚江水,朗声诵读出那首杜工部的七言: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厅里一片寂静,只闻呼吸之声。    突然一声,声嘶力竭的狂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高贺疯癫一样呼喊着冲下阁楼。    程渊目光呆滞,流下一行泪水。    “高贺持才放狂,从此再也不会作诗了。”对着赵远志一揖缓缓走出阁楼,不时传来低沉的吟诵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金拜倒在赵远志身前,“先生请收我为弟子,我愿追随先生左右。”    赵远志扶起苏金说道:“苏公子,休要折杀小弟,一首诗词而已,上不能为国出力,下不能解救苍生,济世之才学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望苏兄谨记!”    苏瑾再次跪倒不起,赵远志哭笑不得只好答应收他为弟子,才高兴的站起。    李中举死鱼一样的眼睛,再也没了神采,悻悻的坐着喝起了闷酒。    周贤、温良等文臣良久才从那首七言中挣脱出来。    “赵御医你不仅是医仙,更是我澹国的诗仙,文采冠绝古今。”周贤激动地称赞。    诗仙!    诗仙!    诗仙!    筵席上喊声不绝于耳。    几个女人骄傲的看着那个男人。    “诗仙?能不能成为酒仙啊,赵御医?”裴元早就看不惯这小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