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8【精明的女人】 (第1/2页)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大正月天的。 李丽的状态似乎不太好,除了慵懒,还有一些颓废,给人一种很疲乏的感觉。 “丽姐,你可要节制啊” 陈洋一屁股砸在沙发上,不由得开起了玩笑。 这女人太过勾人,每次见面总会无形当中燎起陈洋心中yuhuo。 陈洋倒也是敢想敢当! 要是他没碰到蒋亦白,李丽又正好单身。 面对此等尤物,绝对是把持不住的,也不会故意去把持。 纣王、周幽王……… 好吧,去他奶奶的。 有那么一瞬间,陈洋顿悟了,在特定条件下,美人就是比江山重要。 这和一个人的智商没多大关系,也和一个人爱不爱江山没关系。 柳下惠那等人,有,但属唯一, 不符合普罗大众的取向。 “我听燕姐说,你可是有女朋友的人” 对于陈洋的挑逗,李丽似笑非笑,美眸之间尽是风情,根本没往心里去,很慵懒的舒展了一下身姿,随手便给陈洋抛过来一瓶饮料。 她是不讨厌陈洋的。 首先她自己本就是混社会的女人,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总是会结交各种各样的男人。 这也是女人的生存之道。 只要没背离底线,其他还真无所谓。 到头来,不过是从一片红尘走到另一片红尘罢了。 其次,陈洋的能力摆在那里,看上去没多大来头,言语之间还尽是轻浮。 可这都是表面。 了解一个人,你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更得关注他做了什么。 不到半年时间一手创立静安区最大的财务公司。 一个月时间内烟花炮竹生意豪赚几十万。 这是陈洋做的。 也是李丽知晓或者是亲眼见证过得。 人得承认、尊重强者。 仅凭这一条,李丽就不得不重视陈洋。 她认为像陈洋这样的人。 一辈子下来能不能大富大贵确实不好说。 但至少是如鱼得水的,基本上不会缺钱花,不会被生活所抛弃。 “其实我今天过来,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件事求丽姐你帮忙的” 简单的玩笑话语后。 陈洋主动把话题扯到正事上来。 “我想盖几个独院,手续审批这一块儿是第一道难关” 陈洋言有所指。 李丽老公是房管所主任,以他手中的权力,真要是愿意帮忙的话,这个难关其实都不算事,一句话而已。 “盖几个独院?” 李丽眼神则有些异样,女人是种很敏感的生物,她从陈洋话里听出了其他意思。 最直接的就是:陈洋一次性盖几个独院,大概率不是为了自己居住。 “你想盖好了再卖出去,从而赚取差价?” 以李丽的脑瓜子,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键。 “是啊,小打小闹赚点烟火钱,也是没办法,我手里头要是有几千万,那就直接成立房地产公司开发小区去了,做个地产大鳄他不香吗。” 李丽能猜到他的用意,对此陈洋是不意外的。 况且,他原本也没打算瞒着李丽。 老实说,盖独院子赚差价,做一个准房地产开发商,这个想法在陈洋脑海里同样酝酿许久了。 去年刚认识孙志那会儿就已经有了想法。 就当下海市房地产行业火爆程度来看。 做这个生意是必赚钱的。 而在陈洋印象中,前世很多生意人就这么干过。 他们手里头本钱不多,做不了那种特别大的开发项目,那索性就做小的,以量取胜。 买一块儿地皮,盖几间房,再做个大门,纯毛胚出售,这中间的利润实际上很夸张,并不比那些大房地产商人开发高档小区利润差。 像这样诱人的蛋糕,陈洋没理由不去切一块儿。 最重要的是。 这个生意正好适合他。 在陈洋印象中。 前世他们家周围那一片,前几年人丁相对稀少,到处都是空地。 后来在海市房地产行业最火爆的时候,就被有心人给拿下来了。 这些有心人买下地皮,盖几间房,简单打造成一个又一个独院子,然后转头再卖出去。 中间的利润非常客观。 简单举个例子。 花费10万块钱买一块占地面积为0.5亩的空地。 办手续、盖房、按大门一共花六七万块钱。 一共付出十六七万块钱,一个独院子就正式落成可以出售了。 后续随便就可以卖到二十大几三十万。 在海市房价最高的时候,一套占地面积为0.5亩的独院子甚至可以卖到三十大几四十万。 抛开盖几间房这种独院子,有些生意人脑子灵活。 他们想到了二层小洋楼,也想到了别墅。 以求赚更多的钱。 尤其是那种复式小两层。 同样的一块地皮,中间隔一道墙,竟然可以分隔成两个院子,两户人家。 一个院子就是卖25万,那也是血赚。 更别说二层小复式本身就比平方值钱。 陈洋他们家那个院子占地面积0.7亩。 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大的。 当时就有人主动上门给掏了25万。 他们主要是为了买地皮。 有了这0.7亩的地皮,很快就可以卖出双倍价格。 陈洋记得父亲曾也动过这个心思,但凡只要能做成一幢生意,他们家那十几万块钱外债就很快烟消云散了。 只可惜最终被没钱给阻止了。 即便是最基本的小打小闹,没有个二三十万本钱都做不了。 而且那个时候,父亲也只是动了一下心思。 真要是让他去做,也不见得真的就敢干。 毕竟这也是生意,是生意就有风险。 能赚的起,不见得能赔得起。 陈洋仔细考虑过了,想要做这个生意,挣这个钱。 必须要满足两个主要条件。 第一就是要有钱。 即便不是那种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可同样要有原始资本。 这点和做其他生意是一样的,没有本钱绝对不行。 而且做这个生意的本钱也不在少数。 陈洋初步估算,如果他要做的话,那最少得准备100万。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他一旦要做,那就得争分夺秒,双管甚至多管齐下。 第二点就是手续审批。 静安老城区这边,像陈洋他们家那种独院是允许新盖的。 但这只是政策说法。 对普通老百姓,或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