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有朵雨做的鱼_家教家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教家教 (第1/1页)

    在我大学没毕业之前,父母就从农村来到了沈阳。农民进城,大多数是靠卖菜为生,小本经营,收入微薄,糊口而已,一直没有买房。眼看着弟弟的年龄越来越大,父母的言语中总是叨咕着,也时不时地拿话暗示我,我懂。只是,刚毕业的我工资也很低,一年也攒不下多少。

    偶尔回沈阳,在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大学生站成一排,上面写着自己可以胜任的家教科目。当时作为游客的我虽然脚步继续向前,头却不由自主地向后望。我知道那时我的眼神里一定充满了羡慕,因为,我在一座闭塞的小城读大学,几乎是没有多少人请家教的。不过我还是有过两次的家教经历:一次是试讲,第二次正式上课后,因为孩子根本不愿意补课而终结。当然毋庸讳言,彼时,我的教学能力绝对是有限的。

    而后,在又一次的街头闲逛时,一份厚厚的招聘报纸送到了我的手中,发觉里面有很多的家教广告,我的内心再次泛起波澜:探亲是目的,但谁跟银子有仇呢?于是,在此后的几年暑假里,我几乎都是在放假后第一时间回到沈阳,购买一份招聘报纸,开始疯狂打电话。

    于是,一帧帧新的画面就此铺开。

    画面一:去一个学生家试讲,上了出租车,看着打表上的钱数不停地跳动,摸着自己的钱包却发觉钱不够了,还想着如何回来,于是,在离家教家还有一段距离时,就选择停下,结果那孩子出来接我,又忘记了打钥匙,干脆就试讲成,只能打道回府,用唯一的一块钱交了公交费,回家了。

    画面二:一家教外语的培训机构让我去试讲。我准时到达,下课后,工作人员刚进去说下一趟课是一位语文老师试讲,结果学生纷纷走出教室,看着瞠目结舌的工作人员,纷纷甩出一句话:“谁说要补语文的?我们没说要上语文课啊!”好吧,我乖乖回去,没啥,这么多年,语文虽然地位如皇后,但基本上是不被皇帝翻牌子的。我懂。转身笑着离去,任凭心中酸楚肆意,任凭眼角发热,随手一抹,没啥,回家!

    画面三:一家培训小学生的机构让我去面试,我到达了面试地点附近的地方之后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找一个“JL广场”的地方,于是,我开始问路人,路人均已摇头回复。我再次打电话,回复是“你再找找,再问问”。我接着找,接着问,都说没有。在焦灼感不断袭扰的时候,我想放弃了。这时,理智告诉我,来都来了,再打一次电话吧。于是,我鼓起勇气又打了一次电话。招聘人员告诉我:“你没看到外面有红框子的房子吗?”“看见了。”“那你没看见,门口贴着一个牌贴着一张纸,纸上写着“JL广场”吗?”我长吁了一口气,生生地咽下了烦躁之气,说:“好的,我去看看。”放下电话,深吸一口气,奔向红框子,死死地盯着门上贴着的纸张,确认是“JL广场”,登上电梯,直达招聘地点。

    还好,通过了。

    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是在书城度过的:从书架上找到不同版本的《论语》,对比着大同小异甚至千差万别的翻译,抄下最适合小学生的内容。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论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可以说即使是在大学期间,自诩对得起中文系的我,也是没有通透地阅读过《论语》的。

    画面四:在一次家教之后,有点饿了,但要急着去学生家上一对一的家教,来不及去饭店吃饭了,就在大街上买了一块朝鲜打糕,付钱,打糕在手,一下子塞到嘴里,口腔立刻被塞满了,咀嚼了几下之后,发觉嘴巴越来越干,打糕也完全粘在了牙床上,整个身体和大脑的经络都紧张了起来,我赶紧找水,却发觉根本找不到。立刻又狠狠地用力,咀嚼了起来,还好,终于缓过气息了。在我长吁了一口气之后,发觉眼泪早已奔涌而出。

    画面五: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去了“一手店”,准备来一份朝鲜冷面,进去被牌子上的“苏格兰打卤面”吸引,于是毫不犹豫地选了这碗面,等服务员端来之时,第一口面条放进嘴里时,却发觉根本不对味儿啊,咳,硬着头皮吃吧。当我走出这家一手店时,我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这就是被“名人效应”忽悠的结果呀。

    画面六:在一个学生家上完一对一之后,走出来之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顺着有些暗淡的路灯,一步步地摸索着向外走,却发现根本没有公交车了。但我知道这里离父母住的地方没多远,于是我顺着路向前走着,找着路牌,看到了熟悉的路牌,就一路狂奔,终于找到了家。当我到单元门口的时候,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老爸在等我。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原来我在他们心中有分量的,只是生活的压力早已淡漠了许多。

    连续几年的暑假,我把赚到的银子悉数上交,终于够给弟弟付沈阳城乡结合部的首付了。在交房的第二年暑假,我又去了沈阳,又小赚了一笔,凑了一点装修费。弟弟终于可以结婚了。

    在又一个暑假,我听到了这样的信息“我们不要在职老师。”“我是在AH的。”“那也不要,要是被查到了,不好办。”“查到了,我走人,辽宁基本管不到我的。”“可是我们也是要受到处罚的。”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家教公司也会质疑我,“你之前都在干嘛来。”“在AH啊,暑假干点小活。”“那我们不要。”

    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中,我的直觉告诉我,暑假短期打游击旅程大概要结束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帧帧画面绘制了独属于我的精彩:换得了很多面包,更拥有了自信:只要一路向前走,做好每一个细节,面包会有的。

    如果人生是一幅画,我愿挥动细小的笔触,让每一笔水墨丹青,都凝聚成画卷上最美的风景,开出一朵朵最自信的蓓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