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反贼_第七章 过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过河 (第2/2页)

 “好叫将军知晓,巴郡连日大雨,江水暴涨,淹了下游不少村庄农田。太守大人体恤民生,调集了巴郡大小船只,参加赈灾去了。”杨肖收敛起笑容,正色道。

    “妙计!果郡王真乃我大蜀国士!”赵宪早就听闻赵晶勤政爱民之名,今又闻得此事,不由得击掌而叹。

    “是啊,王爷天潢贵胄,仍日夜cao劳,确是吾辈楷模。”杨肖满满地敬畏。

    “原来如此,果郡王也是知兵之人,此行有机会定要讨教。”

    “将军英雄事迹,也已传遍巴郡了。王爷来时还叮嘱杨某,一定要好好招待将军呢”

    “不敢,俱往矣,赵某现在一介白衣。若能得王爷看重,讨个官职已是好运了。”赵刚虽然平日里看起来刚直木讷,但到了场面上,还是能应付过来的。

    “果郡王若得将军之助,我大蜀北境一定稳如泰山”对于赵刚的话赵宪有些吃惊,难道这就是他此行的另一目的吗?从京城出发以来,赵宪就明白赵刚随行绝不会是护卫自己那么简单。如此绝世猛将,来保护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子,那不是强弓射蚊子嘛!更何况,这人与平南侯又有说不清的牵连,出发之前面圣时,陛下也着重提到了一番,不简单啊!

    “啊这...是啊,将军若肯屈就,王爷必将虚位以待。”杨肖也很是吃惊,一时弄不清真假,只得顺着赵宪的话说下去。

    “唉,还是得先办好陛下的差事。”赵刚心中一动,脸上挂着萧索落寞之意,看得杨煦狂翻白眼。

    “说起差事,反正此间无事,杨大人可否详细介绍一下案情,王爷的奏折上只有寥寥数语,赵某还是一头雾水。”赵宪像是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再专注于船内巴郡特有的瓜果,问起了案情。

    “大人不问,下官也是准备说的。”杨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当日王爷去罗江县赈灾去了。郡守府接到快报,兹事体大,我就和郡尉秦大人一起去了案发地所在的仪陇县。”

    “等我二人赶到现场,尸体已盖上了白布。据县令魏大人介绍,李将军一众的尸体,是一赶路的商贩在路旁邗沟里发现的。因离县城不远,立马就报了官。我掀开白布仔细查验了尸体的装束、身份文牒,确定是李将军和奋勇军无疑。其状凄惨,不忍细想。我大蜀少将,竟死得如此不明不白。”

    “现场呢?有何可疑之处。”

    “最可疑的就是看起来没有任何可疑之处。李将军是骑将,现场却没有一匹马,残留的些许马蹄印也难以辨认。奋勇军天下闻名,现场也没有留下刀剑兵器,连打斗的痕迹都很少。”

    “既是大雨夜遇袭,也总得留下些线索”,赵宪紧皱眉头,有些难以置信。

    “下官回禀王爷之后,又前往现场找了一次,确实没有发现什么痕迹。”杨肖语气坚定。

    这下子,船舱里陷入了安静。连杨煦也都沉浸在司马的叙述中,想要在脑海中回放那一晚的刀光剑影。

    “如此说来,凶手也是训练有素,悍勇至极啊!”片刻之后,作为查案权威的赵宪率先打破了沉默。

    “王爷也是如此想的。一队奋勇军在我巴郡失陷,已经是近年来鲜有的案件。我们不敢怠慢,三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城。”杨肖连连感慨,“这下好了,陛下英明,派赵大人过来查案,再有赵将军相佐,必将让哪些宵小之徒无所遁形。”

    “大人盛赞,赵某有愧啊,只愿此行不负陛下所托。”赵宪向南方遥遥施了一礼。

    ......

    交谈之中,船终于到了岸。待停稳哦,众人纷纷下船,向嘉陵城赶去。趁着整队的间隙,杨煦悄悄挪到赵刚身边,神情得意地低声说道:“赵师,马蹄印的方向,姓杨的没说。”

    赵刚心中猛然一动,后拍了怕杨煦的肩头,真心给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不要多言,跟紧我就是。”赵宪与杨肖一道进了马车,羽林卫们也纷纷翻身上马,呼喝声不断,前行而去了。

    天空中又聚起了阴云,像是在欢迎他们,终于踏入了是非之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