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原来是工艺问题 (第1/2页)
自己就像个小学生一般,什么也不知道,还得别人仔细的解释,有点丢人啊。 “先不说这个,这次石墨烯电芯的容量跳水,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王明阳知道,要解决此问题,只能是江明出手了,其他人解决不了。被打击的已经足够了,王明阳赶紧将话题给拉回正题。 “这个,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我刚才简单地算了一下,和我说的那几样都没有关系。毕竟,电池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了这几点,按理说不应该再出问题。” 对于容量的跳水,江明心中也很是疑惑,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思路。 不过现在解决不了,也正常,江明才刚来实验室,能够验证出这么多,已经极为不容易了。 这毕竟是挣钱的买卖,是自己的第一单生意,江明还是想要给李茗留个好印象的。毕竟,后续还指望着一直搞下去呢。 所以,江明感觉还是要快,要尽全力解决。 想到这,江明没有再说话,而是认真地看着数据,同时查看不良品的解剖实物。 等李茗给郭总汇报完,出了办公室以后,李茗突然间发下了一件事:王明阳教授还在实验室呢。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同一件事情,百能邀请了两伙人,而且这两伙人还互相不知道。想到这,李茗是冷汗直流。 这种cao作,在商务上,那可是大忌。毕竟,这在雇佣者看来,这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李茗是放下手头的工作,是匆匆忙忙地赶往了实验室。 “希望两个人还没见面吧。” 李茗心中这样祈祷道。 等李茗到了实验室,远远地看到了江明和王明阳在同一个房间,李茗心说完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李茗走近,远远地看去,此时江明坐在椅子上,王明阳教授坐在旁边,就像是助手一般。双方专注于分析问题,对此,双方好像都没有疑问。 看到这种情况,李茗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这两个人互相之间,如此的平静? 要说江明平静李茗能够理解,毕竟江明行业地位低。但是王明阳教授是什么情况,怎么此刻也是如此的平静,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李主管,你来得正好,你安排一下,把这几个电芯都解剖了,分析其电解液中的成分。” 眼见李茗来了,王明阳教授不客气地安排道。 当然,这事还只能是李茗安排。 因为样品电芯有限,其他人不能随意地安排电芯的解剖,只能在已解剖的电芯基础上进行分析。 刚才王明阳和江明讨论了,两者都认为有必要,对最初的样品和后来生产的样品,进行对比。 因为刚才江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自己最初制作的几支样品,貌似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只是后面百能公司按照自己给的工艺,生产的样品。 江明想看一下,最初自己制作的手工样品和后面小批量制作的电芯,内部有什么变化。 对于王明阳的要求,李茗怎么会不同意,连忙安排工程师进行解剖。 看着拆开的样品,以及内容物的测试报告,江明若有所思。 “王教授,您怎么看?” 江明问道,按理说王明阳作为前辈,应该是以提携的态度这么问江明的,结果倒好,现在反过来了,这就令人费解了。 但王明阳却没感觉有什么不妥,毕竟达者为先。在石墨烯电池领域,自己作为后来者,还是很多要学习的。 而且,通过刚才与江明的交流,王明阳知道,江明不能以常理揣测。毕竟,谁能想到,江明竟然知道如此多专业方面的不传之谜。 此刻,双方的角色发生了互换。 李茗本来还想问一下的,但是看到王明阳都没有开口,也明智地选择的旁观。 “对照组析铜严重啊,而且铁的含量也大幅度地降低。有点奇怪。” 王明阳也是一脸的疑惑。 “析铜严重,代表着正极材料的离子接收能力大幅度降低。至于铁的含量降低,应该是电解液其中一个温度控制点不到位。” 江明解释道。 看到这两个现象,结合测试数据,江明心中大体有数了。问题点应该是出在生产工艺方面,设计原理没有问题。 毕竟,自己制作的那组对照样品,可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具体的问题点,还要去现场进行查看。 好家伙,王明阳只能这么说,江明这小子不简单的,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问题点分析出来了,有点强啊。 “李主管,请安排人重启生产线,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生产,我挨个步骤查看。” 江明对着李茗说道。 “你是说生产工艺有问题,可我们对了很多遍,没有发现问题啊?” 李茗明白了江明的想法,是一阵紧张地说道。要是自己内部生产工艺的问题,他们没有发现,这就乐大发了。 毕竟,按照李茗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大概率还是出在电池设计的本身。 “不一定的,李主管你不要紧张。” 看到李茗那紧张的神情,江明心中直乐。 毕竟,什么时候看到李茗有这种神态。 “这样吧,时间不早了,咱去吃饭吧。我同步安排人准备材料和设备。下午的时候,重启样品线。” 李茗看了下这样说道。 “没问题,但是要相同的设备和人员,其他的尽量与之前保持一致。” 江明特意叮嘱道。 对于李茗安排在下午,江明也能理解。 一条生产线的换型,不是那么简单的,一般来说,换型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 这中间涉及物料的准备,人员的岗前培训,首样的验证,工装的换装等一系列的工作。 那种说一声就自动切换的场景,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是不存在的。 即使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乘用车生产线,换型兼容的车型,也要经过大量设备的转换,相关模具的切换,可以说,是相当的繁琐。 本来按照江明的想法,中午简单地吃一下就完事了,但是李茗显然不会怠慢了技术专家,特别是王明阳教授。 看着眼前的碟碗瓢盆以及汤汤水水,江明无语了,数十个菜,就他们三个人,吃得完吗? 王明阳吃得很少,基本上全程和江明在讨论着技术问题。 一上午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