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原来是工艺问题 (第2/2页)
,王明阳教授对江明的技术,那是敬佩不已。 王明阳心知,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因此是逮着机会就问。 对于王明阳的这种态度,江明是打心底的喜欢。 毕竟,通过与王明阳的交谈,江明对整个行业更加地了解了。 江明和王明阳互动得很欢,可是苦了旁边的李茗,想要说句话都插不上嘴。 到了后来,李茗已经放弃了插嘴的机会,专心地吃着饭。 下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到了去现场的时间。 江明本以为就自己、王教授以及李茗,谁承想,主管工艺的主要领导都来了。 有工艺的部长,主管,以及下属的高级工程师,林林总总,数十人。 看到这么多人,江明是直皱眉头。 “李主管,怎么这么多人?” 江明开口问道。 “是这样的,中午我简单地和专管工艺的领导说了一下,可能是工艺的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很重视,想要和你一起去现场看一下。” “你放心,他们和我保证了,不会耽误你的工作。” 李茗解释道。 “那行吧,多看,少说话,保持安静。” 江明叮嘱道。 听到江明的话,现场主管工艺的人,是肺都要气炸了,什么时候他们这些高级工程师和主管,这么被对待了。 简直将他们当做实习生了,要知道他们都是有着本行业数十年的经验的,什么时候被这样对待过? 少说话,保持安静,确认这不是哄小孩的话?还用你教? 本来他们对于江明怀疑,可能是工艺的问题感到不满,现在听到江明的话,心中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等会你要是找不到问题点,有你丢人的! 此刻,工艺的人员不敢说什么,只能将不满压到心里,等着看江明的笑话。 江明本身对这么多的人跟着就有意见,至于众人的不满,那是他们的事情,和他没关系。 至于王明阳,看到这么多人跟着,也不能和江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探讨,内心也是有点不满。 但这毕竟是李茗安排的人,他也不太好说什么。 生产线启动了,首样已经验证过,可以开始正式地生产了。 配料,涂布,极片分割,辊压,烘干,卷绕... 一个个的工序看过去,江明是时走时停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工艺部的人,跟着看了全流程,想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但是找到最后,数十号人,也没有找到问题点。 当然不能说没有问题,找到的都是一些小的问题点,在他们看来,影响不大的。 其他人离江明比较远,李茗可是就在江明的左手边,可是一直在观察着江明呢。 别人看江明神色没有变化,但是李茗发现,江明在整个过程中,脸色可是出现了几次变化。 “难道说,工艺真得有问题?” 李茗的内心开始不安。 只是这几个工序,看着都正常啊,都是一些常规的cao作,甚至于不是重点工位。 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江明在这几个点驻足的时间最长,而且神色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李主管,可以了。” 江明对着李茗示意,不用再继续生产了。 李茗也是尽快让生产线停下来,也算是省点费用,别看启动一下不显眼,就这么短的时间,人工材料加起来,没有个数十万下不来。 看到江明那笃定的神情,李茗心中的不安更甚。 “江小弟,可有发现?” 江明跟着李茗,在往会议室的路上走,王明阳小声地问道。 “问题已经锁定,就是生产工艺的问题。” 江明确信道。 “哦。” 王明阳无话可说。要是其他人说,王明阳可能不会相信,但是江明吗,王明阳可拿不准。 刚才产线启动,王明阳也是仔细观看了全过程,可也没有发现问题。 虽说对于工艺细节王明阳可能没有那么精通,但是基本的原理却是明白的,在他看来,百能的生产工艺,算是比较先进的。 对于过程的控制点,区分的也是比较清晰的。 唯一的问题点,可能就是这是一条手工线,自动化程度比较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只是条样品线,要通用很多的电芯型号,自动化程度高不了。 等电芯样品测试过后,上了自动化的产线,相信电池的一致性,还会大幅度地提升。 会议室中,只有江明和李茗,因为接下来谈论的内容,和私密。 “李主管,问题已经锁定,我们谈一下报酬的问题。” 江明直奔主题的开口。 “等一下,我怎么确定你已经找到了问题点,而且确信,能够解决问题。” 李茗眉头一皱,果然自己的猜测成真,还真是工艺的问题。 “等我们谈好后,告诉你,你可以验证,就知道我说的是真的。” 江明很是自信。 “真的是工艺的问题?” “对,我确信。” 哎,听到江明肯定地回答,李茗心中一阵的感慨。 “对于报酬,你想要多少?”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李茗知道必须谈下去了,为了彼此。 听到李茗的话,江明心中一愣,说实话,要多少,江明心中也没底。 毕竟,之前江明可是没有做过此类的生意,之前一直想着多向百能要钱呢,结果等真的开口的时候,却是心中没底了。 虽然心中没底,但是在李茗面前,可不能露馅,江明做思考状。 “你先考虑一下吧,等会我再过来。” 李茗见到江明在思考,心中大喜,顺势这么说道。 随后,李茗出了会议室以后,赶紧联系了工艺部的经理,要求其尽快排查生产工艺。 按照李茗的想法,现在已经确定是生产工艺的问题,而且有了几个关键的怀疑点,排查的难度就小了很多。 如果说,工艺部的人,能够排查清楚了,那就没江明什么事了。 工艺部的经理,接到李茗的电话以后,也是精神大振,有了这么清晰的指示,问题就简单多了。 随后,工艺部的主要工程师,在样品线上就开始摸排查找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