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传奇_6斗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斗诗 (第1/1页)

    又知他在南京,就画了一幅春宫图。又拔下头上金簪一根,银子十两,托人送给萧衍。萧衍一见此图,不禁手舞足蹈,于是托人欲取萧道成性命。来人不愿意。萧衍就故意往外放话,说萧道成娶的是刘宋天子的女儿,却推翻了刘家的江山,换成自己做,本已里外不是人,却是前呼后拥着被人捧起来。萧衍去拜访萧道成这位堂兄,却因为他出轨丢人在先,辜负了萧道成的亲妹子,萧氏对外自称姓林,为了避嫌而不出门。萧衍知道萧道成之意,就故意在门外守着不走。萧道成篡位三天,就把萧籽接回父母家,以礼纳回宫中。萧籽只有十二岁,却喜好喝酒,萧道成年长她许多,却与萧籽之间发生了关系。为了避嫌数月后,萧道成封她做了贤妃,又改垚妃。

    有一天,萧氏来看萧籽,就留宿宫中。萧道成见萧籽年将及笄,姿色异常,萧籽的脸可以说是完全把两种味道发挥到了极致,那天晚上她穿了一件黑色的长裙,那是怎样的一幅样子呢?不得不说真的太美了,有些东西合璧的异域美人脸相信谁看了都会上头,要知道这个女孩真正好看的不只是她的脸蛋还有她妖娆的身姿。

    都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但是如果一个本身条件就很好颜值很高的女人去正儿八经的打扮自己了,那她一定就是那所有女人中最亮眼的,萧道成看完她全身的时候突然被她的脚给吸引到了,感觉和脸完全不像是一个人身上的,脚有点太大了,长了一双天足,不像是女孩该有的脚,萧道成尤其喜欢她的大脚,每逢天气下雨下雪的阴冷天,怕她着凉了就喜欢把她的脚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暖着。看着这种情形的萧道成的堂妹,如今却是岳母了,辈分虽然不合,但是不是一家子,萧道成就把灯笼挂的高高的,整夜灯火通明。

    自说有家传的药物五石散,做到痛快处就脱了衣服和萧籽光着身子在大厅里玩耍,萧氏听到嬉笑声,就弄破了窗户纸偷看,细看之下几次都想将门推开,但想到两人的样子竟羞愧难当。两人一直听到四更鼓声响起才安静下来。灭了灯火就寝。萧氏恨的牙痒痒,一会做下去一会又站了起来。一夜间连床都是冷冰冰的,只得和衣躺下,竟一夜无眠。忽然听到床咯吱响的声音,想再起来去看,头嗡嗡作响,倚着枕头去听,又听到有拍门声。萧氏不答应,敲门声竟更急了。萧氏问是谁,萧道成装作侍女来拿灯,萧氏起身拔去门栓。萧道成突然闯入,搂抱接吻。萧氏欲脱身逃去,萧道成将她一把压在了床上。

    李楚慧收拾好衣服,梳洗打扮一下,从包袱里拿出一件男子衣衫穿上,心里可笑着她孤身一人到杭州赴任。在任快一年,猛然想起她哥王良在家读书,不知道近日学业怎样了?就写了封家书,从驿站代收寄往汴州。又想起来去年她女扮男装代兄替考一回,竟中了头名。心里好笑不已,不过是写了一篇文章,竟把一大帮男人给吓唬住了,人高马大的她,状元她是不敢当,省得哪天南方那些蛮子将她当做男人,把自家闺女许给她为妻就不妙了。从上次兄长来杭州,两人早晚作伴,只买书籍看。兄长只写古文言,胡乱凑合着看,她就哪里看着不行了拿笔画出来,圈住然后在修改。在杭州呆了一阵,王良辞了本官,就一日回了汴州。回去后就有人来参见,还呈上家书。说是皇帝有请,从书院中唤出李楚慧,她读了父亲家书,就收拾行李来了大同。王良在前曾应举不成,近日琴书意懒,就出门游山玩水,痛快娱乐。出门前收拾琴剑书箱,两人拜辞母亲,就上路来了珙县。谁知中途出了变故,王良也不知道死哪里去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到了一条大河旁。李楚慧看了江边的景物,正值草长莺飞的春季,江边的柳树、杨树、香樟等植物枝叶繁茂,树荫之下,凉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心里一时兴起,就脱出而出几句七言绝句:

    东从泰山止华山,大江大河多几番。

    明月高悬江边照,浪涛声声入耳眠。

    此时船正好路经马嵬坡下,此乃陕北第一险。传闻有一处叫惊马坡,低洼处叫惊马槽,听说有阴兵借道,时常有路过的船遇险。轻则打上来的鱼虾通通抛洒完,重则人财两空,船毁人亡。又有人踢《马嵬坡铭》为证:古时愚公移太行,王屋山下通吕梁。二险合一天作佑,哪闻马嵬坡下亡。

    此时船忽然行至中间,江上忽然风涛乱滚,云阴罩野,水响翻空。次次都差点将船掀翻,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神仙,许愿保护。惟有李楚慧一人老实坐在船上,面无惧色,朗朗读书。船夫觉得甚是怪异,就问道:“满船的人都是人人惧怕,为何公子你没有一点反应,这是为何?”李楚慧笑道:“我命在天,不由人!”舟人大惊道:“切勿说此大话!”

    李楚慧笑问道:“船家可是害怕这竹筐里的鱼虾都撒了?”

    船夫不好意思说道:“是呀,好歹也是财物。”

    李楚慧又说道:“老天要下雨,谁也拦不住,但是船家也不必惧怕,就算是鱼虾撒了,不还是有船上人的乘舟钱么。”

    谁知船夫将她拉往一边道:“看公子是个读书人,不瞒你说,这些都是自家人,又哪里会收他们钱,都是出外谋生活的,今日有缘,公子坐了老夫的船。”

    李楚慧道:“我当救此数人之命。”

    说罢,就让船夫用竹竿试了试水深,看起来只有一米深,水不算深,只是江上的风大了些?就取了纸笔,胡乱写了几个字扔于水中。过了一会,雨停云收,风浪俱息。

    船夫问她写的啥,李楚慧就随口胡说了几句:屈原昔日葬汨罗,楚辞诗经又奈何。只是无有文人在,今日哪有赖通波。

    此时满船人相继喜笑颜开道:“公子真是奇才,能感动天,我等今天才安然无恙,不然,今天可能就遭了殃。”李楚慧心中高兴,其实她心里清楚,风浪在大,如果在人多力量重的情况下,大风是不能轻易刮翻船的。这种常识只能是说这些老实巴交的人想不明白罢了。嘴上却说着:“生死在天,又有何可躲避的!”

    众人深信其言,从不怀疑。过了一会儿。船靠岸上,众人都一一下船,李楚慧也跟着上岸,独自闲游。正走着,只见道路边的柳树丛中,隐隐约约看到一座古庙。李楚慧向前看时,上面有红漆描金用篆体,写着:庙门前一副对联,左联为:天地神仙驾临护百姓乐业安居;右联为:文武判官坐镇保境界雨顺风调。敕赐中源水府行宫。李楚慧一见,就取笔写诗一首于庙壁上。

    诗曰:马嵬坡下停孤舟,一叶障目不见秋。翠柳青柏锁不住。古庙观前一巡游。

    走入庙中后,四下观看,真个好地方。墙上却早已有人题诗在上头:自古尧舜为帝王,多有造福在四方。堪忧零落山丘耸,朱漆玉瓦庙宇颂。题名却是王梁。这个浑人。这是故意的还是不知道名字怎么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